简介:史沫特莱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革命作家和记者,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也是誉满中国的女中英豪。1928年到1941年,史沫特莱连续在我国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她深切同情中国人民,热忱地支持中国革命,特别是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尤其关心。在中国,她长期与八路军、新四军同甘苦、共患难。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转战各地,用笔作武器,曾写了许多反映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和新闻稿件。在大洪山区、刁汊湖畔,也留下了她深
简介:2016年刚满20岁的菲欧娜·穆特希(PhionaMutesi)小姐被乌干达人民视作民族英雄。迪斯尼以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卡推女王》,已于2016年9月23日在美国上映。
简介:在法国女作家莫尼克·威蒂格的叙事作品中,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和精神:希望。作家希望通过文本实践缔造一个与读者共享的童年记忆空间,希望探寻女性乌托邦社会的内在动力和建构过程,为女性勾勒一个“美好之乡”,希望为乌托邦新女性提供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坚定的价值归宿。希望意识,或者说更好的生活方式成为威蒂格寄予乌托邦新人的美好愿望。希望原则与威蒂格主张的激进姿态、与她宣称的“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同性恋不是女人”等否定言辞同时存在其文本中,我们试图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审视,展开对威蒂格小说的另一种阅读。
简介: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收藏于寺院。本文主要写寺庙供奉唐卡的几大损坏原因,并提出了对寺院唐卡的保护建议。
简介:十九世纪前期,随着法国复辟王朝的建立,英国摄政时期推崇的丹蒂风尚经由流亡贵族之手逐渐传播至法国。它与法国本土源远流长的风雅观念结合,最终孕育出法国丹蒂群体。本文通过梳理十九世纪法国历史上的丹蒂与其衍生品——人们文化想象中的丹蒂,旨在勾勒这一群体在十九世纪的嬗变,探讨它作为“贵族之影”的性质与意义。
简介:2016年6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与德国联邦教研部长约翰娜·万卡来我馆参观。在我馆西大厅,吕章申馆长向两位部长介绍了国博建筑和改扩建工程,介绍了以徐悲鸿先生的国画为原本创作的大型浮雕《愚公移山》,以及国博新馆开馆以来与德国文博机构的密切合作与交流。万卡部长表示,这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建筑,德国三家国家博物馆曾在这里举办了展期近一年的交流展览,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希望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德国文博机构开展更多、更广泛的文化交流。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访问田二河
一个“卡推女王”
乌托邦的女性想象:威蒂格小说的另一种阅读
浅谈如何做好寺院唐卡保护——以内蒙古五当召唐卡为例
从冷漠纨绔到悲情英雄——十九世纪法国丹蒂及其文化想象
德国联邦教研部长万卡参观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