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曹植的《求祭先王》,古今学者大都认为是写给魏文帝曹丕的,并将《太平御览》所载的《答诏》归于曹丕名下,然考察曹植写此的时间和地点,此应该是写给汉献帝刘协的,因而《答诏》应归于汉献帝名下。

  • 标签: 曹植 《求祭先王表》 曹丕 汉献帝
  • 简介:这里是一个梦境,一个迷失了千年的神秘梦境,一个探索之旅的世外桃源。一千多年来,它静静地默守在古南越的一隅,雄浑庄重而又兼容并蓄;依偎在山水之间的道家村,曾是一座沉睡了千年的普宁古城,如同悬谜一般期待着睿智的历史解读者。村旁,逐一铺开的,是错落的农田、成片的竹林,

  • 标签: 迷失 世外桃源 兼容并蓄 梦境 雄浑 山水
  • 简介:卢沟桥事变後,滞留于北平的史学家陈垣是士林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出处进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象徵性。本文试图进入修辞的层面,细读陈垣沦陷时期的着作,关注的不是他处理的历史对象,而是史家自身的心事怀抱。从刻意倒填年月的《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到可以作政治史来读的“宗教三书”,再到“不徒考据而已”的《通监胡注微》,这一时期陈垣的着作中都含有某种“微”机制。所谓“微”,即史家有感於当下的处境,援古证今。然其涉及的古事与今事,及与史家当时的心事未必能严丝合缝地勾连在一起。与其遵循陈垣在《通监胡注微》中演示的读法,阐发其文字间的微言大义,不如将“微”视为一种修辞策略,一套史法,解析这种表达装置的内部构造与动力机制。

  • 标签: 陈垣 沦陷 表微 修辞策略
  • 简介:自汉代开始,中日两国在文化、科技等许多领域进行过交流,尤其是唐、宋、明三代是中国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对日形成重要影响的时期,但在近代文物保护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理念上,日本起步较早,而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古建筑遗存有许多相同之处,吸收和借鉴其保护理念的先进成分,对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日本 古建筑 保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