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纪念日是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或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由政府规定纪念日并开展纪念活动始于民国。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和国民党曾先后定过40个纪念日。1912年9月24日,北京政府参议院通过了由袁世凯转咨的国务院所拟《国庆日和纪念日案》。该案提议以每年的10月10日为中华民国国庆日,1月1日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纪念日,2月12日为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这是我国最早由政府确定的纪念日。它反映了袁世凯妄图以纪念日的形式向国人表示自己和孙中山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此后,纪念日陆续增加。如1916年12月21日,北京政府国会通过决议,以4月8日为国会开幕纪念日;1917年6月24日,黎元洪通令以7月12
简介:西方学界总是被蒙古人横穿欧洲门户的那些战役所震慑。许多关于这个题目的西方著作中弥漫着一种充满恐惧的浪漫主义倾向。当蒙古人从欧洲返回不是因为他们被打败,而是因为他们的统帅被召回到其遥远的祖国去参加选汗大会时,这加剧了蒙古人就象瘟疫一样,是某种神秘的天灾的看法。我不知道哪一个欧洲作者写过如此的话,但他们的写法给人以这样一些印象:对这些不可战胜的凶猛战士来说,选举新汗比抢掠欧洲更加重要。他们的纪律是如此严明,以至于为了这个重要的选汗仪式,他们一收到命令就必须马上回去。劫掠欧洲似乎被暗示成是一件只要方便蒙古人就可以返回进行的事情。因为蒙古人是一大威胁,它并非由于受到欧洲军事力量的挑战撤回,而是自愿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