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妮·魏特琳1886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1912年秋,魏特琳大学毕业后受美国联合基督教传教士公会的派遣,只身踏上了到中国传教的遥远旅程。魏特琳先到安徽,任合肥三育女中校长。1919年,她又来到位于南京的美国教会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任教育长兼教育系主任。1930年,吴贻芳继德本康之后,任金陵女子大学(1930年后改称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长,在吴贻芳和魏特琳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七七”事变爆发,正在青岛度假的魏特琳得知这一消息后,匆匆赶回学校,以应不测。“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机对南京进行了近4个月的疯狂轰炸。外国驻华使馆纷纷开始撤侨工作,美国
简介:一陆费逵,字伯鸿,1886年生于陕西汉中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就由其母教授经书,因此旧学功底较为深厚。戊戌变法后,陆费逵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新学传播活动。1906年春,日知会正式成立,陆费逵任评议员。同年秋,他辞去书店职务,与张人杰(张静江)、冯特民共同接办汉口《楚报》,并担任主笔。不久因作文反对粤汉铁路借款密约,忤逆湖广总督张之洞,又论五大臣出洋被炸事,揭示伪立宪无济于事,受到查封。1907年1月,湖北军警封闭日知会,逮捕刘静庵等人,陆费逵逃过搜捕,只身逃往上海,在昌明书店上海支店任经理兼编辑。此后他即走上了教育、文化救国之路。当年冬天,陆费逵改任上海文明书局襄理。其间,他常与商务
简介:费哲民(1893—1978),浙江海宁人。笔名有“孑民”“疾民”“无邪子”等。早年他在上海先施公司当店员时,就积极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他的这一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值得记载纪念的历史史料。在这场以民族救亡图存,以民主、科学和社会主义为旗帜的伟大新文化运动中,他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不但全身心参加了各种爱国活动,也组织过一些爱国团体。并积极参与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和思潮的探讨和学习。从而,使他由一个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的青年,转变为一个激进的民主斗士。一、纸上“俭德会”的发起1913年春初,自幼失怙的费哲民只身飘流到上海,他一面学徒,一面读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