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浆糊是书画装裱过程中主要的黏合材料,是装裱优劣和成败的关键,浆糊的制作条件决定其使用品质。为此,本工作以书画装裱用的粘接剂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制作糊化淀粉,研究了不同浓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和最高温度等制作条件对糊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增大,说明浆糊的稳定性差、冷却后凝胶性强。随着搅拌时间和速率的增加,最终粘度下降。最高温度对糊化特性曲线形状有影响,最高温度越高,糊化温度升高,最终粘度增大。利用物性仪测试了不同陈化时间对成糊淀粉粘接力的影响。陈化时间越长,糊化淀粉发生大分子链降解或重结晶等不同程度的老化,表现为剥离强度减小,粘附性下降。由实验结果确定浆糊的最优制作条件是浓度3g/25mL,温度95℃,搅拌时间2min,搅拌速度120r/min。以上工作在验证传统经验的同时也给书画装裱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釉陶器在埋藏过程中,受物理及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病害,釉层剥离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的原因并为以后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河南地区四个遗址出土的唐代釉陶器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成分检测、热膨胀系数分析和吸水率测试。结果显示,四个遗址中,釉面保存相对完整且剥离现象较少的是巩县黄冶窑,而铜川黄堡窑、西安醴泉坊窑和乾县懿德太子墓釉陶器釉层剥离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釉陶器胎釉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和胎体烧结程度过低(因此造成吸水率过高)是影响釉陶器釉层剥离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釉陶器的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简介:汉剧传统剧目,号称800出,虽无精确统计,的确是丰富多彩。现将我所了解的传统剧目按朝代先后简介如下:夏代前:神农制五谷(又名神农尝百草)、黄帝征量尤(又名轩辕造指南)、饶王访舜(又名大舜耕田)、夏禹治水(又名其门不久)等。商代:黑逼宫、恩州驿、反冀州、黄丝洞、子牙下山、武吉卖柴、火烧琵琶、文王访贤、梅伯炮烙、杨任挖眼、征北海、鹿台恨、大回朝、碧游宫、首阳山、桃木剑、五岳图、反五关、金鸡岭、收四魔、西峻岭、贾氏坠楼、比干挖心、武王伐纣、绝龙岭、红砂阵、荡回魔、斩殷郊、太极图、杨戳打刀、收大鹏鸟、苏获归天、闻仲显魂、大战渑地、祖师归位、火焰圈(又名哼哈将归位)、七剑书、金交剪(财神归位)、文王吐子
简介:前日,李培林说: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的硬性要求和总体进度还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全国第二轮省级志书规划2529部,出版455部,完成率为17.99%:地市级志书规划388部.出版177部,完成率为45.62%;县级志书规划2950部,出版1580部,完成率为53.56%。完成《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确定的任务时间还有四年,四年时间一晃即过.各地需要全面把握第二轮修志的完成进度.分析影响进度的主要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指引工作方向: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