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现代优生学由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创办于1883年。文章讨论了藏医优生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在孕前期保健与优生范畴方面,《四部医典》提及精卵质量如何影响胎婴儿的质量以及《优生方法》中关于父母的情绪和思想动机能力改变胎婴儿质量的观点显示出藏族独特的优生观念。

  • 标签: 藏医 《四部医典》 《优生方法》 优生学
  • 简介:民俗文物作为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学术标本到"文物"的发展历程。只要反映特定群体具有模式性的文化现象的遗存,都可以称之为民俗文物。对它的价值判定,也应超越二元对立的关系,走向更多样性的诠释。它提示我们要关注文物的文化情境和生态内涵,开拓了博物馆在文物展示、利用等方面的视角;同时强调了博物馆应加强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传递和凝聚社会价值,建构"人本主义"精神。

  • 标签: 民俗文物 情境性 文化差异
  • 简介:从社会建设的视角出发,以公平、包容为主要原则,从政府治理、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四个方面,对我国287个城市的和谐度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和谐度整体偏低,相对于“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和谐度较高。城市和谐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高,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西部偏远地区基础薄弱。和谐城市评价中的四个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未来,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社会建设为主要手段,促进我国城市和谐程度的提高。

  • 标签: 和谐城市 社会建设 评价
  • 简介: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综合的、世代相承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着特定的国家及民族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社会交往和民族心理,同时也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民族之间的融合.本文从文化融合的视角,分析在代表着汉文化的女子缠足社会陋习影响下,满族女子的高底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与日本在接受中华文明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同时,坚决排斥女子缠足这一历史事实相对照,力图说明在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追求文化融合的同时,有必要强调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主性.

  • 标签: 文化融合 满族 日本
  • 简介:随着文化发展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属性的地方志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新修方志要顺应这一趋势,内容上增加地域文化体量。反映地域特色,表现形式上适应时代文化传播的需要。开发利用新修方志。要注意从文化角度切入,更好发挥其存史、资政、教化作用。地方志工作机构应主动将新方志编修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之中,为地方志走进民众搭建立体多元的平台。

  • 标签: 文化视角 新方志 编修 利用
  • 简介:作为一种分散型城市化,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盛于二战后的发达国家。西方早期的郊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郊区化的发展浪潮,郊区化的界定方法、发展机制、后果和政府调控等方面,90年代所提出的"新郊区化"概念将郊区化与边缘城市、郊区次级就业中心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1世纪以来,社会空间成为西方郊区化研究者最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近年西方学者关于郊区化研究的最新文献,从郊区化与居住空间重构、郊区化与住房选择和分异、郊区化与居民通勤行为、郊区化与居民生活空间、郊区化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西方学者在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西方研究议题转变和研究方法创新对中国郊区化研究所带来的启示。最后,从研究视角拓展、定性方法应用、微观机理探讨、多重互动模式建构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郊区化的研究进行展望。

  • 标签: 郊区化 社会空间 地理生活史 质性方法 西方国家
  • 简介:以雅各布森的理论视角,重检民间故事讲述行为的构成。构成故事讲述活动有六要素:讲述人、听众、故事文本、故事符码、故事媒介、故事语境。它们有规则地互相作用,共同生成“讲故事”习俗行为。听众和讲述人基于各自的故事库和记忆文本及相关的听讲经验、人生阅历互动;故事文本经由故事符码组合而成,但要通过讲述人运用携带个性化和地方化的口头语言媒介表达,所有这些活动过程都要符合语境并最终得以实现。

  • 标签: 民间故事讲述 构成要素 雅各布森 言语交际理论 言语事件
  • 简介:以东莞水乡地区的河网水系为例,从中国传统风水学的角度总结了该地区水系的自然特征。通过具体分析水乡地区用地破碎化、生态退化的现状,就项目规划选址、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公共交通、村庄建设等方面提出“因地制宜、观形察势、依山傍水、顺乘生气”等四大规划原则以及相应的设计对策,以风水印证规划的科学结论,并以期探索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水系规划和利用方式。

  • 标签: 风水 水系 生态修复 选址
  • 简介:治疗天花是清人一生中性命攸关的大事。在延医诊治过程中,形形色色的医家轮番登场,书写着时人的日常生活,不同形式的医病关系,展露出的是当时的社会观念与人们的心路历程

  • 标签: 日常生活 清人 形象 医学 心路历程 社会观念
  • 简介:秦腔起源于古代陕甘一带民间歌舞,流行于陕、甘、青、宁、新等地。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采用文化扩散和整合的思维着重分析了秦腔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原因,系统探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秦腔文化的扩散类型、传播路径与整合特征。结果认为,秦腔文化扩散的主要方式是人口迁移与艺人游走,特点是多级化。秦腔文化景观反映当地发展史,是多种地域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传播时的屏障作用具有正负双重影响。未来秦腔文化的发展要根植于群众并植入现代元素,以实现秦腔文化新的繁荣。

  • 标签: 秦腔文化 形成原因 文化扩散 文化整合
  • 简介:摘要:本文以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和国家“大遗址”保护为背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从吉林省文化遗产概况、大遗址的基本椎架及信息化和大遗址保护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疏理和探讨,以期解决大遗址保护中的科技支撑,为文物保护提供一个粗浅的脉络。

  • 标签: 科技信息 大遗址保护 探讨
  • 简介: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许多民族地区,围绕糯的生产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文化事项构成了这些民族的“族性”,成为区辩“他者”的重要标识。本文即以糯为视窗,从历史民族关系、糯的社会生命、糯的未来三个层面,对糯在一些民族社会文化中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展示。旨在说明,我们对民族社会文化的认识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尤其是“物”的切入点,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却是勾连整个社会文化的纽带,从中我们可以找寻到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探索“物”内外的意义。

  • 标签: 南方民族 物的社会生命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各民族生活和精神情感紧密相关,具有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内涵,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和谐社会 研究
  • 简介:之字纹是施于筒形罐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系统,加强对其研究可以突破以往侧重于器形及器物组合分析的思维模式,而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诸如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之间的关系,红山文化分期及早期遗存等,能够提供新的认识和新的解释。诚然,仅从纹饰方面考察依然有失偏颇,但却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因此,本文希望从之字纹筒形罐施纹风格的层面,对红山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此求教于方家,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 标签: 红山文化 兴隆洼文化 金龟山 东山嘴 器形 处敬
  • 简介:城市居民迁居行为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但以微观手法研究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尚不多见。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以位于北京郊区的回龙观居住区为例,以微观的手法对城区拆迁居民、经历体制转型的中老年人、北京本地年轻人以及外地来京年轻人的迁居历程进行解读,寻找经济、社会和制度变革与个体生命历程的交集,进而洞察郊区居民迁居的一般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迁居机会供给、住房需求、住房获取能力、迁居决策4个方面归纳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特征,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阐释重构机制。对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北京城市空间重构及郊区化进程。

  • 标签: 生命历程 迁居行为 空间重构 郊区 北京回龙观
  • 简介:进入新千年以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已成为旅游研究中广泛讨论的热点课题。但对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这一概念,人们的认识和界定实际上并未实现统一。本文在回顾已有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分别从语言、逻辑和认识论的视角对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辨析,旨在探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运动与作用,并尝试运用系统论思想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之形成的概念模型。

  • 标签: 旅游 旅游目的地 竞争力
  • 简介:增长极理论是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主流观点,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以增长极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条件,提出了该地区培育增长极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增长极理论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 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