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政遗规》是陈宏谋所编纂的有关道德教育的《五种遗规》中的一种,乾隆七年(1742)编辑成书。该书分上下两卷,摘录从宋代到清代几十位政治家、学者有关从政的论述,“洵足正人心而厚风俗”。“幼承父兄师友之训”的陈宏谋“肆力于读书”,在编辑
简介:我的故乡在青海高原,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工作了40多年,因从事林业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区、草原和乡村里跑,在牧区经常听到高原人赞颂格
简介:格莱斯顿与爱尔兰问题吴瑞,顾复格莱斯顿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最初,他是保守党人,1859年正式脱离保守党转变为自由党人。1867年自由党元老约翰·罗素退出政界后,成为自由党党魁。他先后四次组阁,在长达十余年的首相任期内,实施了许多有利于...
简介: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叫做通俗。王充说:'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论衡·自纪》)。所谓明言、露文,即指通俗。王充又说:'高士之文雅,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同上)这是对通俗的形象比喻。
简介:“共铸中国心”活动始于2008年,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等联合主办,是以首都医疗卫生界专家、爱,包人士为主体发起并参与,以“老、少边、穷“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救助救治和健康关爱为核心的大规模定点、定向主题公益活动。
简介:本材料是内蒙古《格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84年1月至1989年12月搜集的木刻本、手抄本(包括记录、复印本)、艺人录音带及各种文本的《格斯尔》出版物目录。其中木刻本、手抄本20部,录音带356盘(小时),各种文本《格斯尔》48部,《格斯尔》风物传说120则。
简介:古堡位于皮山县杜瓦山区,选址于一船形台地之上,台地两侧及前后端均为悬崖。古堡北墙筑于台地中部,东、西、南依相对高度100余米的悬崖天险不筑墙,南端只有一条登上台地的小道。北墙中部开口,左右各筑一哨屋,墙北26m处有一道护城壕。
简介:文章对嘉庆时期爆发的张格尔之乱进行了探讨,认为清代新疆地区由于特有的政治、历史和宗教环境,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交织,外国势力也时时觊觎新疆,这一切都成为影响新疆稳定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央政府的治边政策和吏治建设也是影响新疆稳定的重要因素。官制的不健全、地方官员的腐败以及封建伯克对各族人民的剥削与压迫,给新疆的政局带来不稳定因素,也给动乱组织者以可乘之机。有清一代,新疆发生的叛乱事件断断续续长达100多年。南疆地区几次比较大的叛乱活动无不与清代新疆的边吏素质有密切的关系。驻疆官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对新疆治理的好坏。
简介:“米”字格的用法历来在书法学习者和爱好者中有分歧和争议。启功先生主编的、1986年出版的《书法概论》中,第48页对‘米”字格的说明就有误差。启功先生既是我的堂兄,又是我的老师,因而有机会同他面谈这个问题,得到他反复的教授。今天把启功对我所讲和实践的经验详细成文,为后来者在练习书法结构时少走弯路。
简介:洱源县江尾镇漏邑村原来的小学校里,在北耳房的西山墙内侧,嵌有一《乡规碑》。碑为石质,阴刻,字迹工整。全碑分上下两块,每块长720厘米,宽460厘米.各列乡规五条,总计700多字,《乡规碑》的全文如下:
简介:《拉格什王表》是古巴比伦时期拉格什的书吏追溯当地从洪水后至古地亚时期历史的泥板文献,它不仅列举了拉格什地区的历代统治者,而且叙述了农业等人类文明诞生的简史。拉格什是早王朝时期两河流域比较重要的一个城邦,也是迄今楔文泥板较为集中的发现地之一。《拉格什王表》作为拉格什地区早期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对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意义重大。
简介:生活在雪山之下的塔吉克和柯尔克孜族人把慕士塔格峰称作"冰山之父"。在维语中,"慕士"为冰的意思,"塔格"为山峰之意,而"阿塔"即为父亲之意。有人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美。而到了传说中的南疆喀什,才算走进真正的新疆。从武汉飞赴喀什,先要经过4个多小时到乌鲁木齐,然后再花两个小时转机才能到达目的地,但请相信,这一切是值得的,因为等待你的将是不一样的旅行经历。
简介:<正>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部著名手稿,题为《善说诸宗教源流及教义晶镜史》,抄在两大本笔记本上。作者是安多学者土观罗桑却吉尼玛(1737—1802年),这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哲学著作。藏文原著成书于1802年,在贡龙寺印刷,以木刻本行世,蒙文译本题为《晶镜史》。后来在大库伦的达什却普勒寺再次印行,质量精美,超过贡龙寺本。现在,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收藏的即是这个本子。土观的《宗派源流》在西藏和蒙古的
简介: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一套亲属制度体系,而作为撒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形式的基层组织——“阿格尼”。据《史集》记载:大约在10世纪左右,中亚乌古斯就有24支系,而撒鲁尔是其中的一支。他们有自己特殊的图腾、旌旗,并按一定的范围内从事游牧生活,同一民族组成“阿格尼”。但是东迁后的撒拉族和直接祖先撒鲁尔不完全一样,也就是说撒拉族是以撒鲁尔为核心发展起来的。
简介:在现代性与乡村地方性的交融中构建出的村落秩序一直都是乡村问题研究关注的焦点。作为村落社会行为主体的乡民,其行动能力一致性的程度成为村庄秩序构建的基础。这就使得对乡民的统一规训与宰制成为村庄秩序构建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集体化村落乡民行为规训手段的描述与分析,探讨村落社会整合与秩序构建的动力机制。从类型学意义上讲,这种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再集体化"乡村社会场景中村落秩序与社会控制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在构筑村落社会秩序时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判断。
简介:《北齐书.崔昂传》载北齐初年立法之况:天保元年,“诏删定律、令,损益礼乐,令尚书左仆射薛淑等四十三人在领军府议定。又敕昂云:‘若诸人不相遵纳,卿可依事启闻。’昂奉敕笑曰:‘正合平生之愿。’昂素勤慎,奉敕之後,弥自警勖,部分科条,校正今古,所增损十有七八。”其述四十三人与议,增损十有七八,是北齐法律所以明审简要,影响深远,①关键盖在此时。然诸史载其事颇与《崔昂传》出入,要者如:
简介:《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嶷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以市税重滥,更定[木烏]格,以税还民。禁诸市调及苗籍。”
简介:
简介: 1986年9月,通辽市科尔沁区运输公司修路队在通(通辽)霍(霍林郭勒市)公路施工中,偶然发现一处古墓群,当时未引起工人重视,遭到破坏.事后我馆得到消息,很快赶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
简介:锡格沁千佛洞.位于新疆焉耆县境内,距县城西南约30公里。在数公里的环形浅山中,分布着自晋代到唐宋等各个时期的佛窟十余座。锡格沁千佛洞分为纵券式顶单室和前后二室的支提式石窟两种。20世纪初,石窟佛像、壁画等文物曾被大肆盗掘,如今仅在2、3、5、7窟还有少量壁画残存。
陈宏谋与《从政遗规》
草原上的格桑花
格莱斯顿与爱尔兰问题
诗风一格——通俗
格桑花开阿坝行
《格斯尔》资料索引
纳格尔墩古堡
张格尔之乱始末
详解书法“米”字格
洱源县漏邑村乡规碑
《拉格什王表》译注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
《晶镜史》的沙格扎译本
漫话撒拉族的“阿格尼”
甜蜜的规训:集体经济村庄中村落秩序的再造
北齐初年立法与《麟趾格》
《南齐书》“[木烏]格”考
撒拉族“阿格乃”初探
扎鲁特旗额日格吐鲜卑墓
锡格沁千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