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白沙是为纪念明代理学家陈献章(广东新会县都会乡人,字公甫,号石斋,因童时举家迁于江门白沙乡,人称白沙先生。)而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的院,现坐落于江门市西区大道仁贤里,主要建筑有贞节牌楼、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等。其中崇正堂的额联为万历二年朝廷下诏建时所赐,联曰:“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可见对其评价之高。

  • 标签: 陈献章 王阳明 湛若水 白沙 道德修养 《四库全书总目》
  • 简介:是东汉时期重要的丧葬建筑,祭祀是享画像的中心母题,其图像源于旌幡和石棺画像。早期以及近年发现于山东、安徽、江苏的一些享画像石的图像充分表明,中国东汉时期的享与世界其它地方的丧葬纪念碑一样,是一种象征性建筑,它的存在是为了哀悼和纪念死者,使已死去的先辈确信他们没有被遗忘。

  • 标签: 享祠 石棺 画像 祭祀 丧葬 纪念碑
  • 简介:太原在历史上又名晋阳,上古为大夏之地,后为金天氏之裔子台骀所居,又相传唐尧始都于此,故名其地日唐。夏商为唐国,为周灭之。周成王年幼时,剪桐叶戏封同母弟叔虞于唐,遂以“君无戏言”落而实之,建都于晋阳。然唐、晋建都于太原之说始于《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注,在《世本》、《史记》之后,故光绪《山西通志》说是“恐难征信”。春秋为晋国地,战国属赵。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大将蒙骜攻占赵国榆次,得37城;三年,王崎置太原郡。据此则太原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 标签: 太原晋祠 《世本》 《史记》 唐尧 晋阳 地理志
  • 简介:<正>宋代是一个民神信仰非常盛行的时代,民间祭赛祀神活动中多伴有歌舞优戏搬演,虽然官方一再对民间赛祭社乐演戏予以限制和打击,但祭赛演戏和社戏还是溢出了宗教仪式的边界,作为民间演剧活动的特定表现而不断高涨,这种景象恰恰酝酿着两宋戏剧史的重大转机。

  • 标签: 戏剧史 演剧活动 淫祀 生长土壤 民神 斋郎
  • 简介: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孤儿的悲剧故事,在中国古代尽人皆知。南宋戏文《赵氏孤儿报冤记》、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南戏《赵氏孤儿记》、明清传奇《八义记》、《接婴记》、《节义谱》以及地方戏《八义图》等,都是同一母题的著名作品。杂剧《赵氏孤儿》还在很早的时候传到欧洲,先后改编为法文本、英文本、德文本和俄文本,出现了几部模仿性剧作,影响之大是显见的。这里要说的是,赵氏孤儿以及程婴、

  • 标签: 孤儿盂县 山神祠 盂县藏
  • 简介:窦大夫位于太原市西北25公里处的上兰村,旧属阳曲县境,现属太原市尖草坪区。祠庙背靠烈石山,西南依傍汾河,处于汾河出峡口,碑载"庙之右有数泉,出于仓崖石脚间,旱焉不干,水焉不溢,湛然澄澈可鉴毫发"①。"其地山川环抱,树木蓊郁,朝云暮霭,恒出于簷楹栋宇间"②。"列石寒泉"为太原古八景之一,现留有

  • 标签: 大夫 考论 太原市 山西戏曲 阳曲县 碑记
  • 简介:《山海经》是一部有图有文的经典,本文以明、清十种《山海经》图本中的山神图像为例,展示《山经》中各类山神的形貌、职能、神格与祭祀,以探讨原始山神的神格、特征与初民的山岳信仰。《山经》记载了441座山,5个山区,25个山系。由于山神与祭祀的不同,25个山系的山岳信仰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山体信仰、群山山神信仰、一山山神信仰,反映了原始山神崇拜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明、清《山海经图》把《山经》25个山系所记载的49例山神,以图画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山海经》图文兼备的原始叙事风格。

  • 标签: 山神 《山海经》 呈现 叙事风格 神格 经典
  • 作者: 董珊珊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汉画像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文物考古的史料价值外,它的艺术价值更值得我们发掘和借鉴。山东的武氏祠画像内容丰富,本文对武氏祠画像的画面构图、造型规律和画面处理等装饰特点加以分析。
  • 简介:原平市位于山西北部。汉置崞县,属雁门郡。北魏为石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平寇县,大业初复为崞县。元升为崞州。明洪武时改州为县,属太原府。清属代州。1958年改为原平县。崞县故址在今原平市北17.5公里崞阳镇。有天涯山,"高十余里,盘踞十余里。

  • 标签: 原平市 演剧 神庙 石鼓 山西 西北部
  • 简介:今山西省万荣县,由原万泉县与荣河县合并而成,后土在荣河县境内。荣河,上古为纶邑。汉置汾阴县,属河东郡。唐开元十一年(723),以地得宝鼎故,改汾阴为宝鼎,属河中府。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又因有荣光幂河之瑞,改宝鼎为荣河,属陕西路。金改置荣州,仍为县,元初废州复县,明清因之。现为镇。

  • 标签: 后土祠 万荣县 山西省 习俗 演剧 戏台
  • 简介:在山西省保存了许多元明时期的神壁画,这些壁画中因为包含了一些域外侍从的形象,所以非常值得讨论。通过与这一地区其他佛寺壁画的相关内容加以比较,我们可以进而确定壁画中所表现的侍者皆来自域外。在中国古代的宗教图像里,其中出现的域外侍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这类包含了异域人物的宗教图像也被作为一种传统,这一传统可能起源于唐代,甚至更早。

  • 标签: 山西 元明时期 神祠壁画 域外文化
  • 简介:处在同时代的汉代嘉祥武梁画像石与古罗马图拉真记功柱,从图像,时空及社会历史、哲学思想渊源上等等有那么多的不同,但在不同的背后,我们仍然能隐约地感觉到很多的"同"。从这两件作品的风格、构图、用线、时空观等方面未进行比较,这种种的"同"上,意味着艺术的起源是相同的,而人类的思想总是相似的,艺术是质不同而韵同,殊途而同归。

  • 标签: 武梁祠画像石 图拉真记功柱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