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元大德以来,《宣和画谱》作于何时之学术公案,本文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该书宣和二年(1120)成书以来于宋元之刊刻、流传情况,认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古本《宣和画谱》(学界普遍认为是元大德本)应为宋刊本,甚至可能是宣和年间初刊本;《宣和画谱》"非宣和所集",为元大德年间吴文贵"裒辑","必系众手之所杂作,或经后人之所窜易"等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简介:作为北宋著名的书学论著,“逸格”品评是《宣和书谱》书法评论的重要特色。它反映了宋代的书学理论和书法创作的倾向,从“逸”的区分也有助于考察《宣和书谱》的编撰、审定等问题,从中发现书家传记编撰者的佐证。
简介:胡宣羽2004年2月出生于江西南昌,5岁开始学习钢琴。2010年1月获第4届世界华人艺术节江西赛区钢琴大赛学前组银奖;2012年获第5届"和谐中国"全国校园明星才艺展示活动总决赛小学A组器乐钢琴专业一等奖;2013年5月获北京钢琴音乐节9岁组音乐会演奏金奖,8月参加中国音协钢琴考级10级考试,成绩良好,11月获"中国银行杯"首届"未来艺术家"儿童才艺大赛一等奖;2014年7月获第15届"星海杯"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江西赛区业余二组一等奖;2015年7月获"珠江恺撒堡"全国钢琴大赛江西赛区少年B组金奖。
简介:符号学是西方历史悠久、但长期被人忽视的一种思维方式。与亚里士多德建立在人的观念上的形而上学不同,符号学20世纪初才兴起,20世纪末渗入艺术研究。李斯特创作了交响诗总谱文本之后,为一些作品撰写了副文本,我们应从艺术符号学广义文本的视野,解读他的作品。然而,中西方音乐学界的李斯特研究忽视了这个领域,长期以来用副文本误读了李斯特交响诗的意义。
简介:庄严的法号在鲁沙尔广场吹响,仿佛有十万只狮子在礼吼佛像。哦!法会圣地,梵教法幢,塔尔寺,多少人对你朝思暮想!
简介:'碰瓷'现象是一种由于价值观扭曲而产生的社会病态,也是建立在好逸恶劳的恶习以及淡薄的法律观念基础上的欺诈行为,它直接展现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伦理的堕落。这种现象影响了社会公序良俗的推行以及人们对建立现代文明社会的信心,因此遭到了大众的唾弃。但是'碰瓷'事件屡禁不止,像瘟疫一般腐蚀着社会与人心,由于它的普遍性,自然也就成了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如作家高和小说《碰瓷》(《厦门文学》2013年第2
简介:网剧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文化景观,因技术因素有着特定的题材偏好,在内容本体、文本结构上都呈现出与传统电视剧不同的特点。网络剧不仅是新型影视文化的生产方式,也形成了新的叙事模式与话语体系。在日趋复杂的传播环境下,以年轻受众为主体接受对象的网剧的价值指向尤须关注。
简介:斑斓褪尽的霓虹失去了光泽,整条街道被纯黑色定格。我的幸福搭上你离去的汽车,隐没它残缺可笑的轮廓。
简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追梦到潇湘。神农耒耜,我追到梦的悠远,蔡伦造纸,我追到梦的原创,岳麓书声,我追到梦的深邃,韶山日出,我追到梦的方向。
简介:当兵驻扎在哪地方,哪就是我第二故乡。看第二故乡的月亮,我想起母亲慈爱的脸庞。
简介:滴落的鸟鸣,捎去我的邀请,我在荒芜庭院,等你芳草菁菁。灵魂的丹青,填满单调风景,布置爱你的背景,还显太轻。
简介:谢赫(南朝梁)《古画品录》:"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后世以"气韵生动"为画论千古不磨之论。
简介:彼得·谢弗的《皇家太阳猎队》是基于历史材料改写而成。将该剧与《西印度毁灭述略》《印卡王室述评》《秘鲁征服史》这三个重要历史文本参照后发现,谢弗剧作的情节和人物与史实大相径庭。这种改编固然是出于作者主观上对诗意的营造和个人情怀的抒发,但客观上却使剧作脱离了宏大的历史背景,走向了反历史的写作。
简介:一当代艺术对历史与文脉的切入在今日已不稀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切入显得愈加必要。尽管我们的当代艺术始自对欧美的模仿,但从未有一种文明,能够始终通过对其它文明样式的全盘模仿而获得独立的价值,即便这种模仿能够在文化背景层面刻意无视自身的脉络并意淫被模仿者的历史语境。事实上,这种模仿仅仅是权宜之计,
简介:边关月,家乡月,邀月共舞,重重关山飞越。天上人间,一片银色世界,借月光,看见家乡丰收的原野。月夜巡逻,平添无畏胆略,屹立哨所,守护庆典祝捷。
简介:如果思念能搬动,寂寞就不会那么重,我将房门锁了好几重,心却悄悄的探出一个瞭望孔。
简介:临摹,在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进程里有着深刻的价值印记,最早有据可查的临摹记载来自于《魏书·释老志》:“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情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因中国绘画艺术由生成到发展的传统性和继承性特点,
简介:国家、民族、族群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不同的记忆,并通过符号文本、书面文本、口头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延续,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历史的再表述。蒙古族长调作为口头文本,一方面以歌词的延续来承载其族群特殊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着现代变迁。文章以土尔扈特部长调为载体,期望透过现代田野来重构历史事实,从田野路径、长调记忆、音乐声态三维度解析传统与现代博弈中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音乐文化。
简介:"跨媒介的故事世界建构"是一种基于互文性的心理模型建构,存在于不同媒介中的不同故事文本相互关联而互不冲突,并共同创造出新的意义。建构"故事世界"的基础是从属于同一世界的不同故事、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关性。"跨媒介的故事世界"更关注相关性多于差异性,更关注媒介关系胜过文本关系,更将文本视作观众构建心理模型的"线索"而不仅是被膜拜的作品,更强调共同建构多于主体间性。
简介:文章通过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特定视角下,以国人乐评写作意识、写作状态作为理解、关注对象的出发点,解读西方乐评三百年经典文论的文本现象,在观察其文论整体形式特征、领悟其文本写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试图论述其存在方式,以此倡导建立中国当代音乐批评写作的某种有效途径即有必要介入的感性经验描写方式。
《宣和画谱》宋元版本考
试论《宣和书谱》中的“逸格”品评
在琴声中绽放美丽——走进琴童胡宣羽
符号学视野下的李斯特交响诗文本及其副文本
塔尔寺(外二首)
真情自在——浅评话剧文本《碰瓷》
网络自制剧的题材、文本与价值分析
反色调(外二首)
潇湘追梦(外二首)
第二故乡(外二首)
雪花的约定(外二首)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我解谢赫“气韵生动”
《皇家太阳猎队》与三个历史文本的参照
智性与文本:当代艺术的一种可能
边关月 家乡月(外二首)
悲伤的万花筒(外二首)
“求内”与“求外”的反思——再论“临摹”
历史与文本之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长调叙事
从跨文本改编到跨媒介叙事:互文性视角下的故事世界建构
当代视角下的异域观望——试论西方经典乐评的文本经验及其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