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这个题目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感性的无产阶级化,数码时代有这个倾向,另外一层意思是我们要质疑康德判断力的态度。我们讲这个问题是沿着杜尚的创作道路,我们从他的《走下楼梯的裸女》这个作品开始,讲到小便池这个问题。我们要关注1912年—1917年这个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事情,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历史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下面四个讲座都要针对这个问题。在1912年—1917年这个过程当中,杜尚关注到了可复制性这个问题,那么这使得他将时间和摄影相联系,同时也导致了我们
简介:宋克(1327年--1387年),字仲温,号南宫生,又号东吴生,长洲人。元末明初书法大家。与杨维桢、倪瓒、高启、徐贲、张雨、饶介、扬基、施耐庵等交游。可以说,明初的头一百年,书法家几乎都在宋克的影响之下。宋克的学生有陈璧,陈璧的学生是沈度、沈粲。而沈度被永乐皇帝称为“我朝王羲之”,备受推崇,以致明初皆是宋克书风。至于后来被僵化为被人病垢的台阁体,则非宋克之过。
简介:这是一本作曲家寄给同一位收信人的书信集,此人与古典音乐毫无关联,甚至不通音律。信件的内容除了情感交流以外,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琐事,提到作曲家本人创作经历的也仅是只言片语。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此一问:这本书到底和音乐有多少关系?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莱奥什·雅纳切克因为《耶奴发》《卡塔·卡芭诺娃》《狡猾的小狐狸》《马克罗普洛斯事件》《死屋手记》等作品而名垂史册。即使不少中国乐迷对雅纳切克并不是很熟悉,或许也知道他和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一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
简介:爱德华·阿尔比是三获普利策戏剧奖,三获托尼最佳戏剧奖的美国著名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创作寿命极长且延续至今。五十多年的创作历程,热爱创新的阿尔比始终在探索戏剧表现的各种可能性,但同时他的创作也带有某些共性,其中尤以作品所呈现出的荒诞性最为典型,阿尔比起初是作为一个荒诞派剧作家被认可的,而当荒诞派戏剧的热潮消退后,他的戏剧仍然经久不衰而且保持了一贯的荒诞性。本文旨在从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情节建构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阿尔比剧作荒诞性的艺术特色。
简介:齐泽克(SlavojZizek)在其著作《恐怖的真实眼泪:在理论与后理论之间的基耶洛夫斯暴》中,对我本人有关电影风格历史的论述提出了批评。我在《追溯光的轮廓》(FiguresTracedinLight)一书的最后一章(260-264页)作了回应。不过,关于齐泽克的这本书,我还有很多话要讲。
简介:从龙妈丹尼斯莉到救世主老妈萨拉·康纳,28岁的《权力的游戏》女星艾米莉亚·克拉克趁热开始迈向大银幕。救世、母性、混合原始野性魅力一一观众从这样的角色开始认识她。而接下来,在跻身一线年轻女演员俱乐部之后,艾米莉亚果断推掉裸戏,着手探索新的自己。
简介:阿曼多和艾尔德之间,不仅仅是有些病态的同性恋大叔,痴心的爱上了一个少年的故事,更是父与子的故事。今年金狮奖的得主是西班牙语电影Desdealla,英文名为FromAfar,国内媒体译为"来自远方",这种译法并不太合适,更好的选择是按照西班牙语翻译成"从那开始"或"自那以后",或者是按英文翻译成"别靠近我"。影片讲述了一个富裕的中年男人和一个混迹街头的男孩之间的情感博弈,男孩起先反抗,最终被大叔驯化、出卖。
简介:多年来,伊桑·霍克被视为美国70年代生人的代表,他所开拓的事业挑战了简单化的类属划分。虽然他曾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短暂地迎合过电影公司创造的超级明星制度——出演过文学性很强但是并不完美的《远大前程》(GreatExpectations,1998)和《落在香杉树的雪花》(SnowFallingonCedars,1999)——从那之后,他的作品便颇具挑战性地变得“个人化”并且绝无妥协。
简介:文章分析了吕克·贝松近年来在制作创新上的文化政治学。认为他的欧罗巴合作制片厂的三部跑酷电影:《亚马卡西》(2001)、《城郊13》(2004)和《城郊13:最后通牒》(2009)提供了一个思路,看吕克是如何在好莱坞的竞争压力、全球化商业电影行业和传统概念上的法国电影之间进行协调的。通过把他的影城【公司)设定在法国城郊的边缘,并把此地作为部分影片的大背景,贝松与其他当代电影人把法国城郊文化与美国类型片模式相结合,设想了—下将一直以来能独立存在的法国流行文化融入商业因素后会成为什么样子。
简介:持续两个月的戏剧奥林匹克节,陆续上演四十余出世界级的经典剧目,在2014年北京最寒冷的冬季,我们遇见最温暖的戏剧,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作为普通的北京市民,我们感受到了戏剧,作为最有温度的文化产品,在北京城营造出的温暖人心的力量。我们可以想象,
简介:身为一位拥有非凡个性与原创力的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天赋似乎已经等待了太久,它期待呈现于世人面前,甚至为人所欣赏。
简介:近期,美国AeroFarms公司与美国RBHGroup物业管理公司、纽瓦克市及新泽西经济发展管理局(NJEDA)等大量投资伙伴共同宣布,打算重建纽瓦克Ironbound区旧工业区,将其改造成一个69,000平方英尺的先进室内垂直农场。
简介:左翼电影在日常家庭生活的描述中嵌入了相当明显的阶级对立叙事意图。无论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嵌入家庭生活圈落的其他人物,不少左翼电影在设置人物关系时,都显得用心良苦;这种建立在阶级划分基础之上的对立引发了比较强烈的戏剧冲突,通常导致被压迫阶级代表人物的悲剧;叙事者的声音通常会积极主动现身,夹杂在人物声音之中或在人物声音之外形成强有力的对于故事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简介:德国作曲家格鲁克(1714-1787)与意大利剧本作家卡尔扎比吉(1714-1795)合作创作了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西》(OrfeoedEuridice)。该剧1762年10月5日首演于维也纳霍夫堡宫廷剧院,在当时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期望从音乐美学视角,分析题材内容、音乐语言、音乐风格、
简介:"他是一个毫不欺诈的人。找到一个美好的旋律就足以使他快乐一整天……这个人是不幸的和不为人所知的,他有一颗孩子般的心灵。他的人品那么好,因此充满矛盾的环境或是别人的邪恶行为,都不能使他感到痛苦。"这就是德彪西眼中的弗朗克。弗朗克的音乐就是他的生活。那个时代的法国音乐界深受"巨人"瓦格纳的影响,生性谦和的弗朗克致力于复兴宁静、朴素的法国传统,被甩在主流音乐界之外。
简介:天津花鸟画家阮克敏关于工笔与(大、小)写意,以及国画与工艺美术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这些思考影响着他的创作。在阮克敏“大小写意之间”的艺术研究与创作中,他不断思索“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工艺美术的专业知识探索花鸟艺术的形式美,提升自己对艺术规律与法则的认知与把握,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在雅俗共赏的意味上,他的画面展现出一种既平易生动又能“小中见大”的新津派花鸟的萌动。
简介:文章试摘取库塔克不同时期、不同编制的几部室内乐作品,通过对其分析与梳理,看库塔克在创作的技术运用中的借鉴,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式创新。具体如对巴托克"对称"技术的借鉴运用,以及作曲家偏爱的半音阶、"裁截音程"等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并非"激进"的革新,却同样具有创新性与启发性。
简介:去年三月份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个展《我的一个梦》和今年四月份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在北京的两场讲座及在佩斯的个展都在艺术圈刮起了一阵旋风。无论是展览还是讲座,人们的热情都空前高涨。当代艺术受到人们如此的强烈关注,实在让人刮目相看和兴奋。虽然我们不排除观众的跟风心理,但值得思考的是:当代艺术如何引起大众如此的兴趣?
简介:2001年,英国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Hockney)历时多年完成的著述《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出版,并在艺术界和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围绕霍克尼关于制像术与艺术的实践性研究,通过清理艺术史学、物理学等领域对其实践的各种反应,揭示了视觉技术这一视角给艺术史研究和当代艺术实践所带来的挑战和启发。
《古代妆容图形开发设计》
感性的无产阶级化
宋克《贤者帖》解读
雅纳切克的“缪斯女神” 读《雅纳切克私信集》
中产阶级的梦魇——浅析爱德华·阿尔比剧作的荒诞性
齐泽克:说点儿什么
艾米莉亚·克拉克 龙女进化论
《来自远方》:哈内克式的惊悚
银幕表演和新好莱坞——伊桑·霍克访谈(上)
美国类型片在法国城郊:吕克·贝松与跑酷
戏剧的力量——论戏剧奥林匹克节的社会创新
莱奥什·雅纳切克:捷克音乐迟来的绽放
纽瓦克钢厂被改造成世界最大的室内垂直农场
“家”的政治经济学——析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阶级对立叙事
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西》美学探析
弗朗克和他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津派花鸟的开拓者——阮克敏的花鸟画
隐性的创新——谈库塔克创作技法的继承与延伸式创新
霍克尼与草间弥生:绘画介入当代的两个例证
制像术、艺术史与绘画——论霍克尼及其“隐秘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