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杨守敬(一八三九——一九一五),字惺吾,晚年号邻苏老人,湖北省宜都人,他是我国著名学者、史地学家、书法家、金石学家,擅长历史地理学,著作颇丰,与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李善兰的算学,被誉为清代三绝学。而他收藏的金石、碑版的拓本,光精品就有数千种之多,特别是北朝碑版,是其收藏的核心,他曾自称;“我国好古家亦不多。……然酷好者通国不过十人。然好金者,多不好石好钟鼎者,多不好古钱.好碑者,多不好集帖;好集帖者,多不好碑。……弟于诸人中皆非第,而兼有诸人之藏。然弟钟鼎古钱,皆在下乘,唯碑与集帖,颇称博览,大约在诸公中亦能独树一帜。”(日下部鸣鹤《八棱砚斋随笔》)。
简介:赵壹《非草书》中“守令作篇”与卫恒《四体书势》中“匆匆不暇草书”二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读。本文注意到《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所录“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前皆有一“号”字,但后代却被篡改为“每书云:”,或是“常曰:”。但“匆匆不暇草书”根本就不是张芝的自述,而是外人对张芝草书的称呼,张芝的草书在当时被称为“匆匆不暇草书”。这是因为今草书写的速度是快速的,钩锁连环,指腕的动作犹如连锁反应,其书写状态是匆匆而令人目不暇接的。后世将此语理解为“匆匆忙忙,来不及写草书”,纯为臆说。由于草书书写技法的复杂性,故尔张芝很可能传一篇《草诀篇》一类的文字,《非草书》中“梁孔达写书以示姜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这个“篇”就是张芝《草诀篇》,同样,“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第以此篇研思锐精”,两句话中的“篇”也是指《草诀篇》。本文还扼要地对《非草书》的可靠性作了粗浅的探讨,认为它的成书时间在汉献帝初平以后,赵壹去世之前。今本与张怀瑾所见或有出入,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决不可能面目全非。
简介:(二)靴鞋类靴鞋是“三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人物形象、完成人物形体造型等方面,它与大、二衣一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体现演、职员的创作意图方面,有些甚至是大、二衣所不能代替的.靴鞋的种类很多,演出时必须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所处场景等选用,必须同大、二衣搭配得当.京剧服装选用的格言:“宁穿破,不穿错”,在这里同样适用.1.靴鞋在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1)寄托戏曲创作人员对舞台人物的爱憎、褒贬,以强化舞台效果.例如《杨门女将》中寇准和王辉.这两个人物都是朝廷命官,但在对待异族入侵的态度上却截然不同,前者主战,后者主降.在舞台人物处理上,为了确立主战者的正面形象,表现其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气概,寇准以老生应工,足登厚底靴,为了鞭鞑主降者的卑劣行径和丑陋嘴脸,王辉以丑行应工,脚穿朝方靴.
简介: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济南大学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校长等。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学就读于济南,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转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1954年毕业。同年9月任北京市通县师范学校教师,后转入北京通县二中、北京市一七一中学任教,再转入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任教至今。他长期任教于中等学校,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文学修养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中学语言教学提出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一整套改革思路,并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国内和港台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有影响的语文教学与研究专家。他4岁学习京剧,9岁登台演出,后拜入京剧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门下。此后虽然读书、工作,但对奚派表演艺术的学习和研究从未一日或忘,是奚派艺术的重要传人;同时,他对京剧史、京剧流派、京剧表演演唱艺术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是京剧研究的专家。此外,欧阳先生对写意花卉、诗词曲联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