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戏剧。传统戏曲过去表现的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历史题材的传统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戏曲在保留部分优秀的传统剧目之外,必须创作,演出大量现代题材的剧目,这是传统戏曲能否与时俱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传统戏曲从表现历史题材,表现古代人物到表现现代题材,表现现代人物,这之中有些什么不同,有些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这种变化,怎样去过渡,怎样继承和发展呢?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特别是戏曲团体的同志们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有关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肤浅看法,仅供参考。一、化妆造型问题。传统戏曲是脸谱化的。什么行当的人,画什么样的脸谱,戴什么样的头饰,挂什么样的胡须等等,这些都有很明确的规定,老戏迷们都能接受。但如果把这种脸谱造型搬到现代人物的角色身上,恐怕观众就接受不了了。一个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与古代人不同,例如挂须的问题,现代人留长须的已经很少,何用挂须?这里除了角色的生活习惯与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之外,观众的欣赏眼光也不同了,又如,把现代一个军队的大将军画上大花脸,我看观众就很难接受,他们太熟悉身边的人
简介:正如吕进同志的来信说到几个不幸的消息后叹息着说:怎么啦,这个春天!这个春天怎么会有这么多亲密的人离开人世?这么个春天,可怎么啦?首先从电话中知道二舅父,诗人,曲学大师王季思在广州中山大学去世了!季思舅父是我母亲的弟弟,我从小就爱跟他在一起,上初中过暑假时,我常跟母亲去外婆家度夏,他也总带着一家人从外地回家。我爱听着他放唱片唱《梳妆·掷戟》里那一段《懒画眉》:“自从淹滞虎牢关,失却明珠泪暗弹!”或那一段《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或读他带来的许多线装本的元曲剧本。他小时与同村的戴家祥教授在瑞安上中学,因为世谊,就一起住在朴学大师孙治让家的玉海楼下,在玉海楼读过大师以乾嘉学派的考证方法治《周礼》、《墨子》与殷墟契文的手稿,一些藏书的眉批与研讨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