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再次听到卡卡的名字是在去年冬天.一位隔着八竿子距离的远亲要结婚,捎帖子过来请我赴宴吃喜酒.动身的那天,发现我周围许多人都收到了那位仁兄的请柬.我和其中的几位一道上了短程火车.一位蓄八字须的老兄嚷道,这酒吃得没道理,我只是与他朋友的朋友熟悉嘛.欧洲华人圈的婚宴,有趁机敛财之嫌.……
简介:1999年7月至11月我曾在美纽约州的依萨卡城小住,探望在康耐尔大学教书的儿子童朗及其家人。这是我自1955年返国后第三次访美。依萨卡位于纽约州北部,离加拿大只有6小时的汽车驶程。气候凉爽,以红叶及山光湖色著称。居处是城郊一别墅区,一座座别墅屋外都有大片草坪及林木,居民多为退休的中产阶级,各家建筑同中有异,草坪上错落有致地种着花草,但邻里间似无来往,路上鲜见行人,早晚偶有小车驶过。使我认识到在曼哈顿的繁忙、华尔街的喧嚣之外美国还有这井然有序、名扫门前雪的一面。信息流通并不必然使人们靠近,反之,由于信息的过度传递反使不少人采取不接电话,不看留言,不理E-mail以保持私生活不受干扰。因此人际关系反显疏远、淡漠。虽说此行主要为探望亲人,但由于年轻人在美国生存,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和儿子童朗每天只能照面几十分钟,他每早7时多出门,夜间一两点才回家,那里的市场竞争人们的生活真是不进则退,或如美谚所说不游泳则淹死。我的突出感受是物质极大的丰富并不保证精神生活的极大提高,心灵的自由,想象力的活跃和人情的浓郁。这些也促使我想到什么样的明天才更对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有吸引力呢?凡此所思所感都成为《依萨卡日记》这组诗的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