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利弗威尔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坚持翻译研究的重点在翻译的结果,而不在翻译的过程。他认为翻译的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翻译的过程只有在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才能看得出来;翻译过程是翻译者个人的思维过程,无法形式化、体系化。文学翻译研究其实就是对翻译结果的研究,在研究中,应将翻译文学与文学理论联系起来,并考察其在多元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 标签: 翻译研究 翻译过程 翻译者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 新模式
  • 简介:我是个彻彻底底的怀疑主义者,对于自己能力之外的东西从未有过什么信任。对于能力所及的会不惜一切去做,前提是我认为值得。所以我想要得到的东西最后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我的囊中之物。但这多多少少养成我特立独行的性子。我从不与人合作因为我怀疑对方能否准确地把握我的意图。而我又懒于向他(她)解释我的想法。柯娜说像我这种人是属于宁可相信自己的笔算也不用计算机的那种,对此我不置可否。

  • 标签: 东西 特立独行 友情 意图 解释 怀疑主义
  • 简介:<正>谢晋在《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文汇报》88年2月16日)一文中指出:去年有一些文章批评上影,批评我,讲到“好莱坞模式”,我们上影很多老导演觉得非常奇怪,写那些文章的人对好莱坞影片到底看过多少?是否了解好莱坞的现状到底怎么样?对,好莱坞确实有腐朽的甚至非常腐朽的片子,但不能笼统地说“好莱坞模式”,应该对它作实事求是的认真的科学的分析。好莱坞培养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大摄影师,有多少一辈子勤勤恳恳为艺术而追求的大艺

  • 标签: 好莱坞影片 明星 中国电影 实事求是 走向世界 模式
  • 简介:一八四二年,马克思在《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中,针对官方规定的精神生产模式,精辟地论述道:“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我不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

  • 标签: 艺术创新 随笔 生产模式 普鲁士 马克思 个体性
  • 简介:<正>碰巧,王佐良先生在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的两个论文集,我都参加了编辑工作。记得看他的第一本论文集时,虽不时为文章中的精辟见解叫好,却明显感觉到作者写那些文章时受到某些清规戒律的束缚,因而行文中免

  • 标签: 外国文学 作品 英国文学史 创作思想 出版社 西方现代派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认识的创新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认识的创新创新过程的根本,思维的创新、理论的创新的作用体现于人们的认识活动领域

  • 标签: 创新根本 试论创新
  • 简介:中学时学过一篇古文《庖丁解牛》,说的是有个厨技精湛的人,因干“解牛”活路久了,将牛筋牛肉牛骨等在牛身上的布局纹路熟记于心,杀牛剥皮剔骨扯筋割肉易如反掌,这叫干一行精一行,越干越内行。搞文学创作是不是也像“解牛”一样,越干越熟路?三思之后,觉得又像又不像。说搞创作像“解牛”,写多了,文学的道道格格爬多了,积累了见识,贮藏了经验教训,于是对文学就比较懂,懂得它的基本路数。但搞文学创作又不像“解牛”,庖丁解牛时必是先将牛击昏,然后一刀插进喉部,出尽了血,剥皮,开膛、出下水,然后剔骨抽筋;分牛腩,理牛肉。他不断重复自己,每次都是照着原来的路数干。搞文学创作却是不能老是按照老路数干下去的。第一篇这样写,第二篇就得重

  • 标签: 文学创作 人生体验 人民群众 庖丁解牛 通俗文学 作品
  • 简介:<正>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在《诗刊》上发表以后,引起不少批评家的关注。敏泽发表了《关于继承和创新》(见《诗刊》81年5月号)对该文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我们有少数青年诗人在“更侧重于继承他民族的习惯”的“潮流”中,带有某种程度的盲目性。我们主张学习外国

  • 标签: 美学原则 创新 继承 批评家 青年人 孙绍振
  • 简介:(上篇)1.俄狄浦斯和苏格拉底的产业俯察一个傲慢而四分五裂的欧洲大陆,痛苦之神奔走哀号的遗迹触目皆是,悲痛的火焰的建筑在时间里颤抖,从透明的历史中永恒地现身。这现身之所以永恒,正是基于

  • 标签: 俄狄浦斯 令人 难以言喻 约伯 我不知道 在人间
  • 简介:<正>经过几年的实验、分化与整合,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已经开始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和轮廓的格局,其比较明显的标志就是:一种有特定美学旨归的文体模式已初步完成。提到“文体模式”,也许有人以为它仅仅是从语言学与叙事程式的意义上来说的,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作为一个内涵覆盖较广的文学批评概念,“文体模式”不仅仅指

  • 标签: 小说创作 意识流小说 细节描写 传统小说 作品 故事情节
  • 简介:<正>在二十世纪无英雄反英雄的文化背景下,似乎再没有象《伊利昂纪》、《埃涅阿斯纪》这样的史诗问世了。是荷马和维吉尔等人开创的传统灭绝了,还是他们在其作品中埋伏的无尽的史诗契机的种子,已发芽成长并必然地形成全新的史诗之林的格局?E·庞德的《诗章》、W·C·威廉斯的《裴特森》以及艾略特的《荒原》等,是从天而降的“现代派”还是荷马和维吉尔传统的巧妙继承和发展?在被机器电子进化论相对论心理分析核武器多元多极等改变了的新文明下,作为文学批评术语的史诗,该有什么样的定义?欧洲史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模式?这些象史诗本身一样博大精深的问题,远非笔者能企图回答的。这篇小议式的文章努力提供的,只能是找出其中一些答案的思路。勾划欧洲史诗的“模式”,其实是试图发现史诗的定义。然而,给包容了《伊利昂纪》、《序曲》等作品的这样一种文学样式下个简单定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里所谓的模式,指的是欧洲古今史诗之间的相互联系。E·庞德在其《阅读入门》中称史诗为“一部包含着历史的诗作”;玛

  • 标签: 口头史诗 荷马史诗 维吉尔 伍尔夫 欧洲史 埃涅阿斯
  • 简介:在世界文学史上,爱情题材是个常盛不衰的题材类别。这是因为,爱情不但是人类伦理生活的一项主要而且重要的内容,而且也是揭示特定的伦理世界的性状、显明该世界中伦理生活之特征的重要指标。通过描写爱情,一方面可以呈示生活的好的一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爱和建设身置其中的世界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探讨生活的坏的一面,使人警醒、审慎从而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抑或,暴露特定的伦理关系对人性本身的毁改,从而使人在更高的程度上去认识、理解爱情这种现象。不过,这是就文学史中爱情题材创作的理想主义一般而言的。如果我们细心分析和审读一下这类创作的具体情形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爱情题材创作除了一般地体现了以上两个方面的意义之外,还必然地向我们传达了许多隐藏在人的心理深处的、不易被明察的文化内涵。这就是,东西方情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当然不想说它们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不同,这是废话;我想说的是,二者体现着两种不同的人的现实,二者在实现人的本质上程度非常不同以至相差悬殊,因而在与一般真理相同一上便有了强与弱、高与低的差别。大体说来,在以爱的方式“述说”人本身固有的相关的内容这一点...

  • 标签: 情爱模式 畸形情爱 矫情畸形
  • 简介:当下的中国文艺理论界,仿佛走进了一个真空地带,令人痛切地感到了无话可说的迷茫。这种状况,与80年代曾经出现的思想活跃,热点频仍的局面形成了强烈反差。而且,可以预言,这种沉寂恐怕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固然与经济大潮的冲击,整个社会兴奋点的转移有关,但问题又决不如此简

  • 标签: 非理性 西方文论 中国文艺理论 创新之路 西方人 思维方式
  • 简介:最近,戏剧舞台上的名著改编成为热门话题。北京人艺去年上演的曹禺三部名剧,观众几乎认不出《日出》与《原野》;最近林兆华导演的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手法让熟悉莎翁的观众瞠目结舌,让不熟悉该剧的人如坠云里雾里。我们并不反对改编。大师们留下的经典剧目被任意地改动,已经成为中国戏剧界近几年里最常见的现象。所有这些改编都有一个极其冠冕堂皇的理由:“创新”。在我们的戏剧界乃至整个艺术界,艺术家们总是不断地、甚至经常是随心所欲地创新,令人眼花缭乱。它极像拆了真庙盖假庙的闹剧,它源于创作者想在历史某一页上歪歪斜斜地涂抹上自己墨迹这种功利小人的私欲,更源于对经典作品为所欲为的改造很少受到知识界与理论界广泛的批评与谴责,相反,它尽可以欣欣然地品尝着来自各界盲目的无尽赞扬。因为我们的艺术理论一直无条件地信奉创新的价值,而对所有重复与模仿的艺术行为嗤之以鼻。在我

  • 标签: 不断创新 模仿 艺术家 莎士比亚戏剧 艺术理论 名著改编
  • 简介:小说的通俗仿佛是一个用来袭击作家的臭鸡蛋。如今的小说家,你说他的小说通俗,十有八九会以为你是在骂他。小说本来不是什么大学问,小说本来就是通俗的东西,但是害怕别人说自己的小说通俗,却是作家的一块心病。纯文学从来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这么说,于是也难得有人跳出来揭穿。纯这个

  • 标签: 古典小说 作家 纯文学 小说家 水浒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