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鲁迅、周文与文艺大众问题黄乔生一1936年,上海,鲁迅先生安葬仪式上,几位青年作家抬着这位先驱者的灵枢,上万人组成了送葬的队伍,场面至为壮烈。青年作家周文就在这队伍之中。鲁迅是他思想上和文艺创作上的导师。这个场面使他终生难忘。他的《鲁迅先生是没有死...

  • 标签: 文艺大众化 鲁迅 “左联” 文学大众化 大众文艺 周文
  • 简介:<正>我国小说的民族表现在哪些方面?李希凡在《从小说的艺术传统谈民族问题》(《光明日报》83年6月9日)一文,通过对古典小说的分析,作了具体的阐述: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以至于艺术表现手法,首先烙印着每一民族特定历史精神生活的轨迹,它是在长期发展的艺术传统中逐渐培植形成的。我国小说创作中富有特点的白描手法是在我国说话艺术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如果说《水浒》以白描见长,那么《三国演义》,却以它的简洁的语言作传神的刻画,显示了它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特色。象它写古代战争场面,特别是通过战争场面来塑造作者笔下的那些英雄人物时,都没有用很多笔墨去描绘具体的战斗行动。如“温酒斩

  • 标签: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传统 三国演义 民族形式 中国古典小说 小说创作
  • 简介:<正>艺术美,作为人类共同文明之花是没有国界的;世界各民族的艺术珍品皆可作为我们的鉴赏对象,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但是艺术应当民族,这却是毫无疑义的,因为这是艺术民族性规律自身的要求。以往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之所以往往搁浅,就与对艺术民族性片面的或简单的理解有关。为此,笔者试图从艺术民族性特定内涵分析入手,结合民族问题作些探讨。

  • 标签: 民族性 民族形式 民族化问题 民族艺术 国画 终目标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最近几年中国美学研究中已有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意识,中国美学研究早期所具有的这种从民族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出发,在以往的中国美学研究中

  • 标签: 性问题 本土性 民族化本土
  • 简介:<正>在下笔探讨历史文学创作中“现代问题的时候,我想到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乔治·森茨白瑞如下的话语:“尽管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各具才能,其中一两位甚至小有天才,但所有这些作家都在一个严峻的难题──即时代错误──上跌了跤子。”。显而易见,森茨白瑞这里所说的“所有”作家,指的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的一些尝试历史小说创作的哥特式作家们。如今,历史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文学在全世界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同

  • 标签: 历史文学 反历史主义 作家 黑格尔 历史小说 卢卡契
  • 简介:比较文学进入我国的时间已经不短,而且它似乎早就走过了“争取承认的文学”的阶段,成为了一门“显学”、但比较文学真正在高等教育中普及却还是非常晚近的事,因此比较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现了出来。就笔者看来,目前我们的比较文学教学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比较文学 文学教学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育者观念
  • 简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诞生以来,已经历了大约100年的风风雨雨。它在我国成为一门公认的学科以后,也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建设的历程。但是,当初人们关于它是否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作为一种方法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忧虑依然存在。尤其是作为一名多年来在比较文学园地里耕耘的教师,我深感这门学科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仍有严重缺陷,以致当初比较文学学者感叹的危机依然如故。在教学过程中,我扪心自问,自叹无法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而此类缺憾,归根结底,是源于比较文学教材中学科定义本身的误导或不严密。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教科书中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并没有确保它可以作为~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因此引起了一些学科界限上说不清楚的问题,令人难以自圆其说。

  • 标签: 比较文学教学 风雨 学科界限 圆满 独立 存在
  • 简介:波波是圈子里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性欲旺盛的女人。说这话的时候屋子里的光线半明半暗,长桌上堆满水果,香蕉像一根根粗壮的手指,从不同角度指着波波,波波看到一些长眼睛的水果,灰褐色的,睫毛极长,波波知道长睫毛后面隐着的是婆婆灰绿色的眼神,她

  • 标签: 短篇小说 社会小说 当代
  • 简介:<正>本文想借意象抒情和事件抒情这样的概念来指认现代汉语诗歌的走向,当然,这不是诗歌惟一的一种走向,诗歌的发展是个性、多元的,极端了讲,真正有价值的诗歌都是个性的,有多少个有价值的诗人就应该有多少种诗歌发展的多元方向,所以这里指认的只能说是诗歌发展的一种有意义的趋势,甚至可以说是我带着某种先入之见阅读出来的理想的诗歌发展趋势。

  • 标签: 意象化 诗歌形式 汉语诗歌 抒情方式 新诗发展 何其芳
  • 简介:电影的莲勃发展,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研究的兴趣。整个电影学的进展,就是一个从照搬戏剧等姐妹艺术的研究规范,到形成专门的研究体系,从经验性的描述,到科学的分解分析,再到综合性的系统研究的过程。所谓电影学,是本世纪初几乎和电影艺术同期萌生起来的一门关于电影的科学。世界各国的学者对电影学所下的定义并不一致。

  • 标签: 电影研究 系统化 综合化 电影艺术 电影学 研究体系
  • 简介:最近国际史学界有点事儿:英国有个历史学家写了本专著,考证当年苏联红军打进德国后的暴行,强暴妇女滥杀无辜什么的。此书一面世就得了满堂彩——还历史本来面目,正义之举喽;与此同时一德国历史学家也写出本专著,专讲二战时英国空军轰炸德国造成的平民死伤。这不识相的作者立时遭到各方痛骂——公然诋毁盟军,想给纳粹翻案么?西方人"逢苏必反"本不足为奇(他们向来那样,何况苏联又解了体),可这事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翻翻历史吓我一跳——原来当年苏军军纪就是不严,那种事干了不少;而盟军轰炸德国也确实

  • 标签: 正义问题 历史本来面目 日本鬼子 侵略政策 航空兵团 活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中国哲学源于对天人问题的反思,老子与孔子反思三代宗教及春秋时期的政治现实,扬弃了西周天命论中的天人德合说

  • 标签: 天人问题 问题溯源
  • 简介:<正>我想从我到西安后看到的古迹文物说起,再说到文学艺术上的问题。我一个总的感想是:所有这些古迹文物都表现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它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但从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古迹文物来看,我认为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就是表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生和死,就是生和死两个字。那些陪葬器物、壁画、墓志铭、诗词歌赋等等,表现了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希望颂扬和记载活着时的“功德”,以求不朽;并希

  • 标签: 现实主义 封建统治者 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 作品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