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物”字在汉语里是个常用词,也是个多义词。《辞海·语词分册》“物”共列了7个义项,新版《辞源》列了8个义项,《汉语大词典》增加到14个义项,《王力古汉语字典》也收了7个义项,但都无法用来解释以下例句中“物”的具体所指。请看在唐人吴兢编著的《贞观政要》一书中出现的这个用法颇有点奇怪的“物”字:①疏奏,太宗甚佳之,赐物百段。(卷四)②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思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卷五)③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卷六)④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卷九)而且,“物”的这种用法也不独见于此书,在其他中古文献中也曾有出现,如:①杨帝即位……资物五干段,以赐赤土王。(唐·魏激等撰(隋书·南蛮·赤土》)②帝大悦,赐骏等物二百段。(同上)③沙体略……卒,上为废朝三日,遣太常吊祭焉。赠物五千段。《隋书·北狄·突厥》以上各例均谈到唐太宗或中土王朝对大臣或“四夷”的赏赐,其中的“物”在这里具体是指的什么东西?方一新先生著有(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但未收“物”字;江蓝生、曹广顺先生编有专门辞书...
简介:本文对天然材料(亦称真实材料)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日本大学生的课堂动机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找到在大学里教授混合水平语言学习班的有效方式。本文收集并分析了以动机问卷中的八个激励项目为主的量化数据和以学习日志条目和学习者在半结构式访谈中的评论为主的质性数据。对问卷的零假设检测结果表明,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相比,对一年级学生比对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动机的影响更为有效。本研究也探讨了教学材料本身的“有趣味”和“有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利用天然材料的最有效的方式。本文也讨论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活动和主题。本文的结论表明对天然材料(尤其是“有趣味”材料)的恰当使用可帮助混合水平大班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二语学习动机。最后本文讨论了本研究所遇到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简介:学习外语是为了实践运用,也就是为了掌握言语能力。要掌握言语能力,不能只靠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大学俄语教材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好多内容已显陈旧、落后,明显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而现存的辅助性大学俄语阅读参考书也比较少,俄语学生课外的阅读环境与英语学生有着天壤之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俄语的教学效果,广大大学俄语教师对此强烈呼吁。因此编写新的更富有时代气息的大学俄语阅读教材或参考书是俄语教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就成了编写阅读教材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和关键所在。笔者想在此就俄语阅读材料的遴选与同行共同探讨。一、阅读材料的难度控制在选择阅读文章时,把握好材料的难易度非常关键。一般来讲,阅读材料的难易度受两个因素影响:词汇和信息量。选材的词汇控制要首先以2001年6月再版的《大学俄语教学大纲》(第二版)词汇表为依据。该表共收入1~6级词汇3600个左右,加上中学阶段应掌握的词汇约1800个,共计5400个左右。这些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是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应领会式掌握的,且学生应具有运用基本构词规则识别生词的能力。教师在选择阅读文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