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死亡警告》是苏格兰女作家穆丽尔·斯帕克的第三部小说。自1959年问世以来,该小说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早期文学评论家结合穆丽尔·斯帕克的宗教信仰,研究了小说中的超自然因素和宗教色彩。进入21世纪,评论家从非宗教角度解读了该小说,诸如心理分析、心灵感应等。然而,评论界尚未有人从叙述学角度研究过它。《死亡警告》中最大的悬念便是'谁打了恐吓电话',但直至故事结尾,恐吓电话的真凶依然无从所知,小说中最大的冲突未能得以解决,因此它的结局是缺失的。结合波特·艾伯特(Abbott,H.Porter)的叙述理论,结局缺失赋予了《死亡警告》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穆丽尔·斯帕克 《死亡警告》 叙述学 悬念 冲突 波特·艾伯特
  • 简介:"文质"是中国文学理论中一对重要的美学范畴。文质彬彬,质文相副,就像是其向前发展的一条轴心线,各个时代的文学或偏质或偏文置于轴线两端,互相矫枉过正,往返徘徊。文学史上或一方举着复古的旗帜来反对绮靡文风,或一方喧嚣文学放荡而对峙泥古,相持不下。如何写出"文质相符"的好文章?这是《文心雕龙》的为文用心之所在。周甫先生结合文学史界定出中国古典文论中"文"与"质"是不同于"内容"与"形式"的两个概念:"文"是修饰的意思,具有华美的形式;"质"有两个意思,分别指事物内在的素质特点即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和质朴的形式。"文质论"除主要集中在《情采》篇外,其他各篇也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关照。在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中,周先生逐章显志、全面论证了文与质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二者统一互动且又彼此独立。

  • 标签: 文心雕龙 周振甫 《文心雕龙注释》 文质观
  • 简介:<正>“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这是我国哲学界长期流行的真理定义。韩峰同志以这个定义为前提,进而提出:“由于人们的

  • 标签: 感性真理 永恒真理 真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正确认识 客观事物
  • 简介:孙绍文本解读论著卷帙浩繁,孙先生自己总结为:从创作论角度解读文本。我们换句更简便的说法,就是解“写”。本文试对孙绍解“写”论作一简要梳理。一、从创作论到解读学解“写”就是揭示创作的奥秘,最早见于孙绍的早期代表作《文学创作论》。该书后记中,孙绍详尽、生动地阐述了他寻找艺术奥秘的心路历程。

  • 标签: 解读文本 创作角度 孙绍振 文学创作论 实践 “写”
  • 简介:铎先生以五种宋本、影宋本和清人三十多种成果作为雠校本,对今流传最广的清顾广圻修订曹楝亭本《集韵》做了大规模的全面校理,是《集韵》研究史上的重要研究实践和历史担当。从赵校本的校勘实践中抽绎出类型学体式,则有六种校改例式和三种校语例式,由体式系见赵校成果,则点上成果密集,举不胜举,有的则早已体现在当年《汉语大字典》的编纂中。面上的成果则由约略统计可见。在校勘学思想上,赵校本以求真求是为本务,处处体现校者的识力,以充分占有材料“求全责备”为操作,下笔则思做到“一网打尽”。

  • 标签: 《集韵校本》 历史担当 类型学体式 求真求是
  • 简介:在众多研究汉语修辞学史的专家学者之中,论到专注良多,用力甚勤、著作最富的,当非宗廷虎先生莫属.宗先生是陈望道先生的高足,早年即已在修辞学方面扎下了深厚的根底.自一九七九年起开始进行汉语修辞学史的系统化研究,先后出版了《汉语修辞学史纲》、《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汉修辞学史》三册专书,由古典到现代.对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作下了一番叶寻根.观澜索源的工夫,使汉语修辞学史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体系,同时为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莫下了深厚的基础。

  • 标签: 《汉语修辞学史纲》 评价 中国现代 系统化研究 专家学者 陈望道
  • 简介:武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的主译者。近年来,朱武教授一直致力于英美文学与文化及文学翻译研究,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学者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学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受《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委托,笔者有幸对朱武教授就新时代外语人的文化担当和家国情怀进行了采访。访谈中,朱武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分享了他对于新时代下,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自由和民主、文学创作与政治和现实的关系这些关键词的观点和看法,提出通过重读经典,我们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相对客观的答案。

  • 标签: 美国文化 文化自信 道路自觉 家国情怀
  • 简介:我写这篇文章,先从一条俗语说起,那就是“弱国无外交”。也许有人会以春秋时力却齐桓公的曹刿、战国时使秦王阴谋受沮的蔺相如,甚或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顾维钧为例,怀疑这句话。诚然,历史上不乏一些弱国的外交家凭借勇敢、机智,甚或是利用交谊关系而取得个别成功的事例,然而“弱国无外交”这一命题,就其大体而言,是可以成立的。我们只要看看《左传》,子产,这位孔子所推崇的政治家,是如此艰辛地与晋、楚两大国周旋,我们还可以阅读近现代的那些弱国的外交家、政治家的回忆录,就可以知道压抑在他们心头的痛楚了。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推理:既然“弱国无外交”,那么“强国有外交”,当然汉语中没有这语句,可是事实上有此理,强国的外交官员好不风光!何时不然?

  • 标签: 近现代 中国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 大势 笔谈 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