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汉语句法结构常呈现与语义对应失称的现象,造成了许多所谓“伪定语”的句式(伪领属如“他静他的坐,我示我的威”,伪名量如“三次北京与两次上海都住得很舒服”与“上了七年的访,示了三年的威”等),为形义对应理论造成困难,并引起其他附带的问题。文章采用词义分解理论与动词核心移位的假定,说明这些现象都是动名结构下的动词核心,移入上面的无声轻动词位置所造成的结果。“伪定语”只是一个假象,并没有造成形义对应的困难。依此分析,定语在语义上并不修饰紧跟其后的名词短语所指称的个体,而是修饰跟该个体有关的事件(event)。针对以前的分析,我们提出四大优点与三项独立证据来支持本文的理论,并澄清若干疑点。最后文章指出,这种所谓“伪定语”的句式的产生可以视为现代汉语高度解析性的一个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