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插器主要功能是量化事件锁存信号和时间锁存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测量的块之间无间隔计数器具有空载时间,我们使用对简单的稳态正弦信号(图2)进行采样来比较传统的交互式计数器和无间隔计数器

  • 标签: 分析仪研究 时间间隔 间隔分析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离心在尿沉渣镜检细胞计数结果中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5月接收尿液检查患者200例作为调查对象,将标本分成两份,即离心组、非离心组,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临床尿沉渣结果显示,白细胞和红细胞处于规定范围内,两组患者计数结果无区别(P>0.05);当尿沉渣结果显示细胞总量少或多时,两组患者有区别(P<0.05)。结论镜检细胞计数尿液标本是否需离心处理,需根据患者的尿液标本情况行不同方法处理。

  • 标签: 尿沉渣 离心 细胞计数
  • 简介: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原理,采用模拟电路电源信号处理模块与软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了一款基于LabVIEW软件的电源分析,能够分析电源线信号的频率组成成分及计算负载的纯50Hz和所有信号成分的有功功率,可用于电力谐波分析,提高了系统分析的精度。

  • 标签: 电源线 有功功率 谐波分析 LABVIEW程序
  • 简介:摘要原位安装式激光气体分析器是采用先进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简称TDLAS技术)进行单一组份气体检测的气体分析器。将仪器激光发射端和接受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含有被测气体通过的管道两侧,通过激光光束穿过被测气体而产生强度衰减的多少实现被测气体浓度测量。因此,在现场安装应用过程中,激光光束准确地照射在接收端感光面上是仪器进行精确测量的基础。该文通过大量的现场安装调试经验,在仪器的安装、维护等不同阶段,利用工装及结构上的特点,总结出多种简捷、有效的提高仪器光路准直性的方法,保证仪器的精确测量。

  • 标签: 激光气体分析仪 原位安装 光路准直
  • 简介:本文指出了中子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介绍了中子防护的特点和防护材料的选择.分析了煤质分析的外部辐射特征,确定了设备外部中子及γ射线的强弱分布.通过研究中子的慢化吸收过程确定中子防护材料,并对γ射线吸收材料的厚度进行了研究,检验了防护效果.采用MCNP程序对不同防护材料厚度做了定量的模拟研究,确定了可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的相应尺寸.结果显示采用聚乙烯水箱和加硼石墨板可有效吸收中子辐射;Pb板对γ射线的屏蔽效果很好.通过模拟方法比较了防护层排布顺序和不同能量中子源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 标签: 中子 Γ射线 剂量当量 MCNP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roteus简易逻辑分析开发过程,电路主要包括时钟脉冲和多路标准信号产生器电路、多路脉冲分配器电路、多路电子模拟开关电路、直流叠加电路四个部分,并对设计电路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调试.结果显示在同一屏幕上能同时显示四路稳定波形,实现逻辑分析功能。

  • 标签: PROTEUS 逻辑分析仪 设计 仿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80例实施尿液检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尿沉渣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较尿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对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检查总符合率分别为93.8%、92.5%、95.0%。结论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结果存在相关性,且各具优势,可联合运用。

  • 标签: 尿液检验尿沉渣尿常规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57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尿路感染阳性检出率、检测出结果时间,并以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细菌培养检测的尿路感染阳性为207例,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的尿路感染阳性204例,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的尿路感染阳性检出率26.95%与细菌培养检出的27.34%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出结果时间(1.82±0.25)h显著短于细菌培养检测(44.76±3.26)h,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对尿路感染检测的敏感度为79.71%,对尿路感染检测的特异度为92.91%。结论细菌培养虽是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但其检测时间较长,易延误患者治疗,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时间较短,且诊断准确性较高,因此,其可作为尿路感染快速筛查的指标,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细菌培养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实际工作需要,研制一种集通道测试与规约分析于一体且能长期在线监视通道的装置,用于遥信测试、通道检测以及报文分析,能有效缩短故障分析及处理时间,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系统可靠性。

  • 标签: 遥信指标测试 规约测试 在线监听 报文解析
  • 简介:摘要在人类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系统已逐渐深入人心,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智能的社会。人们对此抱着美好的憧憬的同时,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其投资也十分巨大。矢量网络分析及相关高科技一起的使用,在人类未来社会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将在人类追求智能现代化的生活中,起到基石的作用。

  • 标签: 矢量网络分析仪 硬件性能 测量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电能质量分析检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电网的不稳定甚至事故发生。因此,开发高效、准确的电能质量分析检测装置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电能质量分析仪 检测装置 工业生产 数据分析 问题解决
  • 简介:目的:使用运动员定值新鲜血建立常规血细胞分析和血生化分析的辅助校准方法。方法:根据比较实验的不同,总计采集213例(男155,女58)健将级及以上级别男、女运动员静脉血,取抗凝新鲜全血和混合血清。1)采血2h内以参加全国室间质评工作的DIFF2血细胞分析作为参考仪器,给运动员抗凝新鲜全血定值,用新鲜抗凝全血辅助校准GEN.S血细胞分析,并通过重复性检验、偏差检验和离群值检验与参考仪器比对WBC、RBC、HGB、HCT、PLT等5个血细胞参数;2)取血4h内以参加全国室间质评工作的7020生化分析作为参比仪器,把7020生化分析校准品的量值传递给1份混合运动员血清(由10份运动员新鲜血清等量混合而成),用新鲜混合血清辅助校准MD-100生化分析,并通过重复性检验、偏差检验和线性范围检验与参比仪器比较血清BUN、CK参数。结果:1)使用定值的新鲜抗凝全血辅助校准GEN.S血细胞分析后,重复性比对实验的5个血细胞参数的CV%值分别为1.4、0.6、0.4、0.6、2.3,符合测试精密度范围要求;偏差比对实验的5个血细胞参数的偏倚值(靶值±%)分别为-0.4、-0.5、1.8、-0.7、-4.1(男)和1.3、-0.8、1.5、-0.8、-4.2(女),远小于血细胞分析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离群值比对实验显示,5个血细胞参数的异常高值离群值和异常低值离群值与参考仪器相比,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1)和偏离正态分布;2)使用定值的新鲜混合血清辅助校准MD-100血生化分析后,重复性比对实验的血清BUN、CK参数的CV%值分别为0.92、1.22,符合测试精密度范围要求;偏差比对实验的血清BUN参数的偏倚值(靶值±%)为0.2,血清CK参数的偏倚值(靶值±%)为0.9(男)、3.5(女),远小于血生化分析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线性范围比对实验显示,与参考仪器比较,血清CK高值的非线性拐点在1000U/L�

  • 标签: 运动生化 血液分析仪 校准方法
  • 简介:尾气分析是现代汽车重要的检测仪器之一。利用尾气分析对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尾气中不同成分气体含量的检测和分析,作为一种辅助诊断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本文介绍了利用尾气分析对发动机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 标签: 尾气分析 故障诊断
  • 简介:ZO—20型智能氧化锆氧量分析,是南通纺织电子设备厂研制的最新型氧量分析.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广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轻纺等部门的工业锅炉和窑炉,对其烟道中的氧含量进行测量,选择最佳的燃烧风煤比,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仪器采用先进的单片微机,对探头安装点的温度变化进行跟踪,并对挥头的池电势进行自动补偿,使测量趋于更加稳定、准确、可靠.二、基本工作原理在介绍本仪器的硬件和软件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氧化锆氧量分析的基本工作原理.氧化锆氧量分析所用测氧传感器是由氧化锆电解质组成的氧浓差电池.在纯氧化锆中掺入三氧化二钇稳定剂后烧结成稳定的氧化锆电解质,在高温下(650℃以上)它是氧离子的良导体.在氧化锆电解质制成的U型管底部的内外侧各涂上铂电极并装上电极

  • 标签: 氧化锆电解质 氧量分析 分析仪 烟气氧含量 单片微机 氧量测量
  • 简介:利用超外差原理设计并实现对1MHz~30MHz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主要由混频、本振信号发生、中频滤波,包络检波、示波器控制、数据采集、人机接口等模块构成,通过对各模块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比较,最终实现以单片机和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件的简易频谱分析设计.

  • 标签: 频谱分析仪 超外差原理 论证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