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调查需求,在本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选取患者50例作为此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将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使用急诊护理干预模式的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后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表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PR后的患者使用急诊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CBL+P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护理带教中的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的70例实习护士,研究时间2020.2-2022.2,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两组例数均等(各35例),研究组应用CBL+PBL教学法,参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实习护士的各项分数情况。结果:通过进一步评估两组的考核情况,发现研究组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分数更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应用CBL+PBL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实习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其考核分数,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采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2022-2023年急诊实习生共计10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操作技能考核方面,海姆立克急救法、吸痰技术和心肺复苏技术等的表现都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护理胜任力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教学与指导( P<0.001)、诊断职能( P<0.001)、管理能力( P=0.001)、治疗性干预( P<0.001)、确保工作质量( P=0.02)和团队协作( P<0.001)等维度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采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整体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方式,做好对应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参与本次实习的实习生,人数共计64例。对于患者来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常规组、试验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方式。结果:常规组理论成绩为86.32±1.23,实际操作成绩为90.64±2.13。试验组理论成绩为89.44±2.10,实际操作成绩为93.63±2.14。通过对常规组和试验组学生满意度分析,其中试验组学生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临床教学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方式,整体操作技能等均较好,效果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教学法对教学质量和实习生护理工作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急诊科实习的90例护理实习生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90例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教学方式,通过对两组实习护理生的能力提升了解来评价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带教方式的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实习生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习生学习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方式能够让护理实习生对急诊科的多种工作进行充分了解,也能从细致、系统、全面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理论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本文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以“急性中毒病人的急诊救护”为例,探索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旨在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