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得到提升。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一直以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得到提升,大幅度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保证农业生态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之中。在农业环境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中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发展研究同样属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范畴。然而,农业环境的污染则会给农业环境安全发展带来危害,这就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标准,以此加强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力度。
简介: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必然还会经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有必要对农业的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四种农业技术模式入手,全面讨论了四种农业模式内含和发展方式。 关键词:现代农业 ; 技术模式 ; 农业产业 一、有机农业模式 所谓有机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一切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推崇人类活动、土壤及动植物等生物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自然统一的原则,在此种类型的农业模式下,农业种植和动物养殖要均衡发展 ; 而且,有此类农业模式下,从种子到果实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转基因生物或生物制品,也严禁使用一切通过化学手段合成的化肥、农药及生长添加剂等物质 ; 有机农业的核心在于通过秸秆还田和粪肥施用等手段使土壤得到改良,达到养分充分循环的目的 ; 同时,此类型农业模式下的病虫草害防治,也不可使用传统防治方法,而是要采取纯粹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使农业生产成为一个稳定持续的过程。可以说,该农业模式是传统农业生态本质的回归,有力的推动了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真实体现 ; 其核心本质是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循环,其注重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均衡,而不是倾向于某一方面 ; 而且,该农业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也与当下的资源利用原则相吻合,即强调广泛的资源利用,又强调平稳持续 ; 所以说,该农业模式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水火不容转变为共同促进、和谐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发展。 二、绿色农业模式 所谓绿色农业指的是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将其完美融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在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的基础上,使自然界的物质能量转换通过生物技术来完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来讲,该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和加工运输环节的有效管控,使农产品在农药残余、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几率降至最低并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一般来讲,绿色农业需具备改正几个特征,一是利用物质与资源的原则必须是在满足当下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同时,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永续利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切忌鼠目寸光,贪图一时之快,小心大自然的报复 ; 二是所发展的种植和养殖做到和谐发展、共同促进,整个模式下的物质能量转换必须是在有利于生态均衡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必须是有利于自然生态平衡优化的,必须是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 ; 三是该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传统农业技艺与当下高科技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要能够兼顾质量和效益 ; 四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方面,必须是生产经验与现代科技精诚合作才能够完成,使产品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够实现当下生态保护的迫切愿望。 三、精准农业模式 所谓精准农业,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等十大系统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是近年来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如果离开了高新技术,此农业模式将不复存在。可以说,该模式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进入到数字信息化时代之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类少投入多回报愿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人已经提出精准农业的构想,但并未正式应用,直到九十年代才逐步开始应用,当时该农业模式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虽然已经相对成熟得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精准农业模式并未实现系统化和规模化,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农业模式,美国于 1992 年 4 月组织召开了第 1 次精准农业学术研讨会,这一概念第一次被世人所熟知并逐渐接受。而且,最近几年,日韩等国都加大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投入力度,且在他们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也逐步提上日程,在国家的 863 计划中也已经加入了该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学院也将其列入知识创新工程计划。 四、共生互利、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 该模式指的是区别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够共同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起,使两个物种能够共同促进、共同生长,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有利于将水温调节至适宜鱼儿生长的温度,还可以为鱼儿提供充足的食物 ; 同时,鱼儿的存在,又可以为水稻除草灭虫、充氧和施肥,将杂草、浮游生物及光合细菌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可以说,水稻和鱼儿之间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两者之间所形成就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再如秸秆还田转化模式下的秸秆一猪一沼气一农田一秸秆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首先通过沼气将包括污水及猪的粪便在内的有机物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为人类提供了清洁能源,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党国英 . 农业现代化 需要模式创新——关于建立“现代全产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几个问题 [J]. 中国生态文明, 2018 ( 03 ): 53-56. [2] 倪学志 .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策略研究 [J]. 经济纵横, 2018 ( 07 ): 76-82. [3].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2018-2030 年) [J]. 吉林农业, 2018 ( 17 ): 22-29. [4] 陳俊红,田有国,龚晶,杜洪燕,刘哲 .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 39 ( 04 ): 567-575. [5] 朱月季,胡晨,李佳莲 .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研究 [J]. 世界农业, 2018 ( 09 ): 28-33+57+247.
简介: [ 摘 要 ]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属于推动农业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都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关注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是当前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农业现状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推动中国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 环境友好 ; 农业技术 ; 创新 ; 农业经济 ; 增长关系 ; 研究 在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短缺现状的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对农业技术创新情况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都不断提升,但是将高产高效作为生产的目标,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本降低,容易忽视生态效益,使得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这就需要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方面。 1 环境友好型农业相关概念 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观点主要是在环境友好的基础上所得到的,国家在促使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农业发展寻找的发展方式。环境友好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有的经济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实施,经济发展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各种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发展,并且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经济之间和谐共存。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是在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时候,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最为重要基础。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的农业活动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并且促使自然生态平衡得到保护,最后应用先进科技促进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重视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引进先进的生产模式,而当前国内环境和专业人员有限,经济价值无法更好的实现就成为关注的主要内容,因此,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成为需要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2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有密切关系,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是将平衡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以稳定性和持久性农业生产发展作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其具备收益稳定性差和开发难度大及风险较高等特点,当前我国多数民营科研场所和农业企业的发展存在着起步比较迟缓,在研究的时候研发水平较低,通常缺少投资研发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能力。为了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我国应用人才培养制度和农业科研投入增加等方式促使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程度提升,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生产中有效应用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技术,才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机制长期都存在着人才和设备比较空缺的情况,其相关的推广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当今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发展初期阶段,实现简单易行和成本少的新技术,始终是当前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难题,需要深入分析。 3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缺少创新思维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逐渐从传统农业生产方面转向技术创新发展方面,但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农业技术创新的时候通常是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借鉴基础上实现的,具有比较突出的依赖性特点,因此,创新意识相对比较差,在实现技术改进的时候较为困难,加上技术创新的目标还不够明确,对技术的投入相对较少,科技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容易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国内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视程度不足,农民思想较为落后,农业人才数量的增长速度较慢,而这些因素也就容易对农业技术创新发展产生制约和不利影响。 3.2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开发难度大和研发时间长 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始终是社会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的重要机遇,因此,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不断优化的过程中,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这一新技术研发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技术的创新和思维都需要加以改善,这一技术在对外国先进技术思想模仿的基础上有效开展,而对国内的农村生产和技术层面关注不足,因此,一些技术在模仿的时候,无法深入了解其中存在的深刻含义,这就会对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造成阻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研发的时候具有着较大的困难,因此,这一农业技术在研发的时候,所使用的时间较长,容易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产生较为显著的不利影响,最终会阻碍农村的经济效益提升。 3.3 农业技术的经济收益风险性大 因为农村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在研发的时候,研发难度是比较大的,在研发的时候,其研发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在研发工作有效实施和应用的时候,也就存在着风险大的问题,如果研发技术无法对农村的生产加以适应,也就会对农村经济收益造成不利影响,并且,研发过程中也具有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一些外来因素的干扰容易影响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情况,所以农村的技术使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对农民的收益也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农民而言,农民收入通常来源于土地,因此这就谨慎的面对农业技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收益不确定性的问题加以重视。 4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4.1 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我国政府在较早的時候就认识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具有的重要性,并且在研发的时候,投入的资金量也是相对较多的,其所具有的研究效果较为突出,但是将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农业经济的时候,其转化方式也是当前科研工作人员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在解决的时候,首先要对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中技术的供需问题解决,以往研究人员在实施有效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耗费的实践和资金都比较多,却无法得到重视,造成研究人员积极性受到打击,政府需要提供相关补贴,并且在政策层面上有效宣导,促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4.2 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机制 在早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环境的保护方面明显不够重视,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但是仅增强人的自觉性是不够的,政府需要促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和应用基础上促使农业技术人员积极研发更多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促使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构建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更加显著的保障。 5 结语 在农业土地资源短缺和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深的情况下,实施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就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不仅能够促使农业经济得到健康发展,也为我国农业整体的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使得我国农村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也能够促使社会效益得到保障,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与发展之间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可持续化发展成为可能。 [ 参考文献 ] [1] 张松梅 . 试析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 ( 10 ) . [2] 刘希 .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J]. 产业创新研究, 2018 ( 03 ) . [3] 郭延军 . 环境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 ( 12 ) . [4] 李成兰 .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农家参谋, 2017 ( 24 ) . [5] 贾海丽,安绿宇,郝双奎 . 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