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颅脑CT检查临床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80例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期间均接受心电图检查。统计并分析这80例患者的脑出血部位以及心电图检查的异常情况。结果入选本次临床研究分析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壳核出血25例(31.25%)、脑叶出血20例(25.00%)、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16.25%)、丘脑出血12例(15.00%)、小脑出血10例(12.50%)。73例(91.25%)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出现异常,主要是ST-T段改变。对比心电图异常患者和心电图正常患者的存活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多以壳核出血和脑叶出血为主,绝大多数的患者会出现心电图异常情况,心电图异常情况与急性脑出血的位置、急性脑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分为例数均等的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实行小骨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比术后血肿残留量和血肿清除率的时候,B组效果显著于A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效果,A组死亡率4.2%,B组死亡率6.3%,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预后效果相当,在治疗该类患者的时候,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选择手术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治疗(<24h),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切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疾病得到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疗效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中,患者按照传统方法采用醒脑静予以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0%,而对照组仅为72%,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7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亚低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并在治疗后一个月评定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良好人数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配合亚低温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0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共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临床急救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行急救治疗的25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方式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疗效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时,通过临床急救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并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急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