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LIF)已成为脊柱外科最具代表性的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之中。然而,该技术具有较长的学习曲线,且手术医生对该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把握不准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相应的不良后果。目前我国脊柱外科专业尚无脊柱PELIF技术相关专家共识。为规范该技术在国内腰椎各类疾病中的应用,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及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牵头,通过改良Delphi调查研究法制定了本共识,以供广大同道参考。本共识内容包括PELIF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优势和劣势、术前评估、麻醉方式及手术操作、并发症处理及预防和术后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SA)、OLIF联合侧方钉棒内固定术(OLIF-AF)和OLIF联合后方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LIF-PF)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了OLIF-SA、OLIF-AF和OLIF-PF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术后1周及12个月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通过对比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临床评分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不同内固定方式的OLIF手术疗效,记录患者骨性融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共有71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男23例,女48例,患者年龄为(65±11)(34~88)岁,其中OLIF-SA组25例,OLIF-AF组19例,OLIF-PF组27例。OLIF-SA组和OLIF-AF组的手术时间[(97±38)min、(118±48)min、(196±46)min,P<0.001]和术中失血量[20(10,50)ml、40(20,50)ml、50(50,60)ml,P<0.001]都比OLIF-PF组低。3组之间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SA组、OLIF-AF组和OLIF-PF组在术前记录的VAS[M(Q1,Q3)][5.0(4.0,6.0)分、5.0(4.0,6.0)分、5.0(4.0,5.3)分]和ODI[44.0%(35.0%,47.0%)、46.5%(43.3%,46.5%)、43.5%(35.8%,46.0%)]、术后1周的VAS[2.0(2.0,3.0)分、3.0(2.0,3.0)分、2.0(2.0,3.0)分]和ODI[13.0%(12.0%,18.0%)、21.0%(13.5%,21.8%)、16.5%(14.0%,21.0%)]以及最终随访时记录的VAS[1.0(0,1.0)分、1.0(1.0,2.0)分、1.0(1.0,2.0)分]和ODI[7.0%(5.0%,11.0%)、10.0%(7.0%,14.8%)、8.0%(6.0%,1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OLIF-AF和OLIF-PF相比,OLIF-SA具有相似的疗效和融合率,省去了内固定的费用,减少了术中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经带肌蒂的单开门椎板成形入路切除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15例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带肌蒂的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切除肿瘤。记录每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站立位胸椎后凸角以及术后胸背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均行CT检查了解成形椎板愈合情况,同时末次随访通过MRI了解后方韧带愈合情况。15例患者肿瘤均顺利完整切除,手术时间(91±15)min,出血量(117±56)ml。其中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加压包扎后均顺利愈合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3 d胸背切口疼痛VAS评分为(3.0±1.3)分,术后3个月为(1.3±0.9)分(P<0.001);术前JOA评分为(11.9±2.4)分,术后3个月为(14.0±1.6)分,末次随访为(16.1±0.7)分,术后均优于术前(均P<0.001);术前Cobb角为10.1°±5.3°,末次随访时为10.4°±6.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20)。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CT显示椎板门轴侧(带肌蒂侧)均见部分骨痂形成甚至完全愈合,末次随访时CT显示椎板门轴侧均完全愈合,开门侧见不同程度硬化或愈合表现,椎板均未出现坏死、明显移位和继发性椎管狭窄。可见通过带肌蒂的单开门椎板成形手术入路切除胸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像融合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应用第Ⅰ代VENUS-A瓣膜经股动脉途径行TAVI治疗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4~81(71.37±5.66)岁。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影像融合技术分为常规组(22例)和融合组(1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资料(X线吸收剂量、对比剂使用量、造影次数以及快速起搏时间等)以及术后肾功能、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的差异,观察术后超声心动图及12导联心电图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其中有10例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与常规组相比,术中融合组的造影次数[M(Q1,Q3)][3.0(3.0,4.0)比5.0(5.0,6.0)次]、X线吸收剂量[342.0(44.5)比388.4(71.0)mGy]、对比剂使用量[(73.5±10.5)比(90.3±10.3)ml]少,快速起搏时间[(14.0±1.6)比(16.5±2.0)s]短(均P<0.05);两组X线照射时间、手术用时、预扩球囊大小、瓣膜植入深度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及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功能良好,常规组2例、融合组1例出现少量瓣周漏;常规组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结论影像融合技术简化了TAVI手术流程,缩短了心室起搏时间,减少了X线吸收剂量和对比剂的使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术中血管损伤引起术后缺血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能有效识别早期术中缺血,减少相关并发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组织了全国神经电生理及脑血管病方面的专家,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的指南共识和临床证据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形成了常用的IONM技术及参数设置、围手术期准备与结果解读、不同部位动脉瘤术中电生理监测价值和特殊情况下电生理监测四个方面的共识。并根据GRADE证据等级标准,从上述四个方面给出了9条推荐意见,为临床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实践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在某人民医院确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归为试验组,另选取8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血清cTnI、H-FABP和IMA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各单项指标(P<0.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肺动脉内膜剥脱(PEA)术中患者血乳酸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PEA的患者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乳酸峰值水平对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测能力,并通过最大约登指数确定cut-off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血乳酸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10例患者,男69例,女41例,年龄(50.6±12.8)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提示,预测主要术后并发症(术后48 h再手术、再次气管插管、需要肾替代治疗的急性肾损伤、伤口感染、脑卒中、心房颤动、体外膜肺氧合)的血乳酸水平cut-off值为7 mmol/L。39例患者(35.5%)术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根据术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与<7 mmol/L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血乳酸峰值与机械通气时间(r=0.262,P=0.008)、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r=0.304,P=0.002)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HCA持续时间长(OR=1.186,95%CI:1.027~1.370,P=0.020)、最低红细胞比容(HCT)低(OR=0.580,95%CI:0.341~0.988,P=0.045)和术前肺血管阻力(PVR)高(OR=1.096,95%CI:1.020~1.177,P=0.012)是术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的相关因素。术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和<7 mmol/L的患者中分别有41.0%(16/39)和14.1%(10/71)出现主要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血乳酸峰值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OR=1.625,95%CI:1.176~2.245,P=0.003)。术中血乳酸峰值<7 mmol/L和≥7 mmol/L的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比10.3%,P=0.753)。结论术前PVR高、术中HCT低、停循环时间长是术中血乳酸升高的相关因素,术中血乳酸水平高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单侧颈内动脉(ICA)狭窄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不对称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单侧ICA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规头颅磁共振检查和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定量分析EPVS体积。按照ICA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闭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三组,比较患者ICA狭窄同侧和对侧的EPVS体积。计算基底节区EPVS(BG-EPVS)和半卵圆中心EPVS(CSO-EPVS)的不对指数(AI),将AI≥0.2的患者纳入EPVS不对称组,其余为EPVS对称组,比较组间单侧ICA狭窄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与BG-EPVS不对称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2例患者,年龄(70±10)岁,其中男性96例,女性26例,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81例(重度狭窄46例,闭塞35例),中度狭窄组41例。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组患者的BG-EPVS体积[(4.08±0.76)mm3]以及BG-EPVS不对称分布比例[75.3%(61/81)]大于中度狭窄组[(3.12±0.85)mm3,39.0%(16/41)](均P<0.001)。单侧ICA狭窄侧和对侧EPVS体积比较,重度狭窄组、闭塞组狭窄同侧的BG-EPVS体积[(3.34±0.86)mm3,(3.93±0.60)mm3]大于对侧[(2.65±1.28)mm3,(3.21±0.88)mm3](均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单侧ICA狭窄程度与狭窄侧BG-EPVS体积呈正相关(r=0.62,P<0.001)。进一步比较EPVS对称组与不对称组患者的单侧ICA狭窄程度,结果显示BG-EPVS不对称组的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比例高于对称组[79.2%(61/77)比44.4%(20/45),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OR=4.280,95%CI:1.743~10.508,P=0.002)和年龄(OR=1.055,95%CI:1.001~1.112,P=0.044)是BG-EPVS不对称分布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单侧ICA重度狭窄/闭塞和年龄是BG-EPVS不对称分布的危险因素,单侧ICA狭窄同侧EPVS体积大于对侧,ICA狭窄程度与BG-EPV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否能够改善基于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分类的心源性休克C期(典型期)、D(恶化期)和E期(终末期)的患者预后。检索本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所纳入的满足心源性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遵循相同的治疗原则。分类分析SCAI心源性休克C期、D/E期中应用IABP与患者1和6个月生存率之间是否相关。本研究共纳入心源性休克C期141例,心源性休克D/E期267例。心源性休克C期患者中,应用IABP是提高患者1个月生存率[OR值(95%CI)为0.372(0.171~0.809),P=0.013]和6个月生存率[OR值(95%CI)为0.401(0.190~0.850),P=0.017]的相关因素;校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I/CABG)后,与提高1和6个月生存率相关的因素是PCI/CABG。心源性休克D/E期患者中,应用IABP是提高1个月生存率的相关因素[OR值(95%CI)为0.053(0.012~0.236),P=0.001]。因此,IABP可辅助心源性休克C期患者渡过PCI/CABG围手术期并提高生存率,IABP可能延长心源性休克D/E期患者的短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