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磁场结合抗肿瘤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后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这种观点己被近年来的许多实验所证实,本文论述了磁场联合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对细胞生长活性、细胞膜、细胞周期以及荷瘤动物肿瘤生长、生存时间等各方面的影响),从离体和在体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结合磁场在肿瘤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并就该领域研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看法。

  • 标签: 磁场 抗肿瘤药物 肿瘤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家结合现代科学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发展和完善了“癌毒”理论,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也研发了更多的抗肿瘤中药。

  • 标签: 中药 抗肿瘤 临床应用
  • 简介:植物药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许多天然生物碱类成分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备受瞩目。全面认识抗肿瘤天然生物碱类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有利于促进其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 标签: 天然药物 生物碱 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探讨其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60例抗肿瘤药物,收集时间为3年(2016.3-2019.3)在3年期间对本实验中的60例药物及其具体的危害和防护对策展开分析。结果调查结果为药剂、溶剂及给药剂量用法不合理案例分别有30份、15份、5份;给药速度和顺序不当的案例分别有8份、2份。结论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与实验操作,最终得出调查结论为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医疗人员需与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高频度的进行交流,减少药物对病人的危害。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危害 防护
  • 简介:目的:对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的体内抗肿瘤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荷S180实体瘤小鼠为模型,观察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对肿瘤的抑制率及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喜树果苷类成分提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 标签: 喜果苷 抗肿瘤 脏器指数
  • 简介:采用CCK-8法对绒苔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研究结果显示,绒苔乙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卵巢腺癌细胞Skov3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不仅使其在形态上发生巨大变化,还对其细胞增殖产生明显抑制.其中,对人卵巢腺癌细胞Skov3的抑制作用尤其显著(IC5037.08μg/mL).绒苔乙醇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不强.对绒苔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结果可为绒苔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寻找天然抗肿瘤药物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绒苔 体外抗肿瘤 CCK-8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测定了湖北利川长型山药的营养成分,并同时对鲜样、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三个处理的样品进行平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山药营养成分的影响.从湖北利川山药中分离出粘液质,经组分测定为甘露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经铜试剂沉淀,从粘液质中分离出水不溶性多糖A;改用蛋白酶-SEVAG法去蛋白质,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得到水溶性多糖B.该粘液质溶于水,组分含量为总糖21.4%,氮9.32%,蛋白质58.25%.本文还研究了水溶性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其对ES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山药 粘液质 抗肿瘤活性 中药才 营养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MRI)在评估抗肿瘤血管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肿瘤侵袭性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利用HCT116细胞株在裸鼠建立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6只雌性裸鼠(鼠龄6~8周,体质量15~18 g,实验动物许可证编号:11400700325797)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第1、4、7、10、13天经腹腔注射给予贝伐单抗注射液(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处理,然后于第0、3、6、9、12、15天进行DCE-MRI及BOLD-MRI检查。通过病理检查验证肿瘤治疗后的血管成熟程度和微环境缺氧情况。统计学上主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5 d后治疗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体积分别为(712±43)和(1 051±11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9, P<0.01)。治疗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各时间点测值为(0.135±0.005)、(0.147±0.006)、(0.175±0.009)、(0.161±0.006)、(0.140±0.005)、(0.116±0.008)/min(F=81.386,P<0.01);速率常数(Kep)分别为(0.788±0.030)、(0.804±0.036)、(0.983±0.059)、(1.105±0.091)、(0.840±0.047)、(0.786±0.041)/min(F=45.901,P<0.01);血管外细胞外间隙(Ve值)分别为(0.652±0.006)、(0.559±0.026)、(0.466±0.016)、(0.286±0.027)、(0.363±0.020)、(0.246±0.033)(F=384.290,P<0.01);横向弛豫率(R2*值)分别为(24.813±0.961)、(24.675±1.070)、(21.425±1.371)、(17.850±0.885)、(24.613±0.640)、(27.013±0.734)/s(F=89.32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第3~12天期间Ktrans值、肿瘤血管成熟度(VMI值)高于基态水平。CD31阳性染色率、VMI值与Ktrans值的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854、0.795),其次是AUC180值(r值分别为0.750、0.808),最后是Ve值(r值分别为0.744、0.712)及Kep值(r值分别为0.729、0.758,均P<0.05)。R2*值则与HIF-1α、纤维连接蛋白阳性染色率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810、0.816,均P<0.05)。结论DCE-MRI及BOLD-MRI可以无创、动态地观察血管抑制剂治疗期间肿瘤微循环灌注及缺氧程度的改变,R2*值可以预测肿瘤治疗期间的转移潜能变化。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 生长抑制物 缺氧
  • 简介:本文对麻疯树Curein蛋白的提取纯化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并对其某些性质和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

  • 标签: curcin蛋白 提取 纯化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肿瘤口服中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为此采取相应的药物服务干预举措。方法:从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接收的患者群体中选出50例研究对象展开讨论,这些患者均因为服用抗肿瘤中药而导致产生了不良反应情况。深入调研这些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原因、临床表征以及制定对应的药学服务干预措施。结果:此次经过调查发现,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患者较多,占比为72.00%,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患者例数最少,占比为6.00%。患病类型包括肝癌、食管癌、胃癌以及乳腺癌等,其中肝癌患者占比最高(24.00%)。多药合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占比为44.00%。因为个体差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占比为24.00%,其次是疗程过程、药物因素。结论:必须要对中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强化药学服务干预力度,确保中药得以科学应用。

  • 标签: 抗肿瘤中药 不良反应 药学服务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了在药剂科抗肿瘤药物实际管理事务中,介入规范性安全管理形式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选取了195名接受肿瘤治疗的病人,根据药物安全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传统管理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方法进行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而规范管理组则采用规范化调整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病人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规范管理组在住院时间、使用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三项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将规范性安全管理应用于药剂科抗肿瘤药物的管理操作中,可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 标签: 药剂科抗肿瘤类药物规范化安全管理运用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