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章对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院内科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19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和护理总结。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临床观察、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重要护理环节,为同行在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护理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48例,对其临床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经过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多为电极脱位、囊袋积血,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行外科治疗的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5~82(62.6±12.1)岁。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三尖瓣手术,其中,正中开胸手术8例,右侧小切口开胸4例,腔镜辅助及全腔镜手术10例;三尖瓣置换8例,三尖瓣成形术14例。结果术中见起搏电极累及三尖瓣及瓣下结构10例,三尖瓣瓣环扩张7例,起搏电极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累及三尖瓣5例。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包括右胸小切口手术及胸腔镜手术的术后24 h引流量[281(120,489)ml比368(180,560)ml,P=0.02]、住院时间[9.2(4.8,14.5)d比11.2(6.3,16.9)d,P=0.03]均减少。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右房右室较术前明显减小,心功能正常。术后起搏器程控仪检测起搏电极参数(感知度、起搏阈值、起搏阻抗)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瓣膜及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根据不同的病因机制积极外科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或成形术结果满意。微创腔镜三尖瓣手术是治疗单纯三尖瓣病变的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腔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13.33%)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患者的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导线起搏器(L-PM)与传统起搏器(C-PM)植入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 2021年7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首次植入起搏器的112例患者,其中植入L-PM者50例,植入C-PM者62例,手术成功率100%。收集临床基线资料,记录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及入院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并于术后1、3、12个月进行随访,填写SF-36问卷和附加问卷,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QoL从基线开始到术后1、3、12个月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112例患者的年龄为(70.3±10.5)岁,其中男69例(61.6%)。L-PM组和C-PM组患者年龄分别为(75.8±8.5)和(67.5±10.4)岁(P=0.004)。L-PM组50例患者均完成了术后1、3、12个月随访,C-PM组62例患者完成术后1、3个月随访,60例完成12个月随访。附加问卷中C-PM组患者手术区域感到不适,因手术区域不适而影响日常活动、对自己心脏或整体状况感到担忧的发生率均较L-PM组患者高(均P<0.05)。调整年龄和基线SF-36分数后,随访12个月时,与L-PM组相比,C-PM组生活质量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评分数值较低,β值(95%CI)分别为-24.500(-30.010~-18.981)、-27.118(-32.997~-21.239)、-8.085(-12.536~-3.633)、-4.839(-9.437~-0.241)、-12.430(-18.558~-6.301);均P<0.05。结论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植入L-PM后能更好地提高QoL,接受L-PM的患者因手术不适造成的活动受限和不良情绪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辅助重症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MV)患者脱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MV的神外重症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123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n=63)和HFNC+EDP组(n=60)。HFNC组在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序贯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EDP组:在HFNC组基础上加用EDP治疗,1次/d,每次30 min。结果与HFNC组相比,HFNC+EDP组患者脱机后1、12、24及48 h的氧合指数较高[(209±15)mmHg比(218±18)mmHg,(215±14)mmHg比(222±17)mmHg,(223±13)mmHg比(235±15)mmHg,(236±7)mmHg比(257±12)mmHg;均P<0.05]、脱机时间较短[(13±3)d比(12±3)d,P<0.05]、膈肌移动度增加[(1.94±0.08)cm比(2.91±0.11)cm,P<0.05]、住NICU时间较短[(33±14)d比(28±9)d,P<0.05]、出NICU时格拉斯哥评分(GCS)(5.9±2.1比7.8±0.4,P<0.05)及出院GCS较高(9.9±2.1比11.0±2.0,P<0.05)。结论EDP联合HFNC能增加神外重症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膈肌移动度,缩短脱机时间和入住NICU的时间,从而早日康复,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在梳理水泵接合器设计目的、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临时高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泵接合器布置原则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设计实践总结了临时高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泵接合器布置方式及注意事项,并对相关规范规定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