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弟子有点“狂”未必都是过9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蔡辉的同名文章指出:近日.某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一些批评学界前辈学术能力的言论,其导师斥其为狂徒,并以一封公开信,宣布“断绝师生关系”。评价前辈学术成就,确应谨慎.毕竟学问是一代代层积而成.必有“后见之明”.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前人,易产生不过如此之感,这就要历史地、具体地去看问题,学问上没有永远的大师,大家都是后来者的炮灰.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应该做到“愿长相亲不相鄙”。但.少年轻狂,从来难免,一味压制、威服,未必就是好办法。弟子做得不好,导师可以用自身的好榜样去感化、规劝他.不应采取这么轰动的方式。读书人心中的专制,有时更可怕.因为完全不允许异己存在,该事件中的导师,想必不至于偏狭。
简介:目的探索缓解社交焦虑个体焦虑状态的方法。方法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中文版筛选22名总分大于30分的社交焦虑个体,将负性情绪面孔呈现给社交焦虑个体,以改变其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回避,从而降低其焦虑水平,干预4次,每次间隔一周,在一个月内完成,干预结束后再次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中文版评估干预效果,每次干预时测肌电、心率、皮电、皮温,以观察其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干预一个月后的LSAS量表得分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t=0.46,P〉0.05);2皮温,心率:干预前后个体皮温、心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各t值均小于1,P〈0.05);3皮电,肌电值:干预前后个体皮电,肌电值无显著性差异(各t值均小于1,P〉0.05)。结论减少社交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可有助于缓解个体的焦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