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昭和7年(1932)8月8日至9月30日,石井四郎率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人员"出差"到中国东北对当年"袭击全满洲"的流行霍乱病进行"调查",这次所谓的"调查"对于日军细菌战部队的前身"东乡部队"在中国东北背荫河地区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1940年日军实施的"金华细菌战",中国档案缺乏受害记录,但在日本发现了金华鼠疫受害的一些资料。"农安和农安大赉细菌战"是1940年日军实施的一次诡秘的细菌战,其目的是实验在历史上鼠疫常发地带的细菌战效果。1942年日军在衢县和丽水投放的"PA跳蚤"与在广信、广丰、玉山投放的"PX跳蚤"的区别在哪里?"A"代表普通跳蚤,"X"代表印度客蚤。日军实施细菌战的方法有四类:飞机执行法、火炮执行法、与化学兵器并用法、谋略法;但目前知道的只有飞机执行法和谋略法的细菌战实例,而火炮执行法、与化学兵器并用法的细菌战实例尚未发现。

  • 标签: 东乡部队 731部队 金华细菌战 农安大赉细菌战 PA跳蚤 细菌战方法
  • 简介:你们听说过靠细菌照明的灯管吗?这种名为Ambio的新型照明灯就是靠细菌照明的,当属最酷的灯具之一!Ambio是由填满人造海水的玻璃灯管和从章鱼身上采集到的细菌群落组成,这些生物体能够借助一种名为细菌荧光素酶的生物酶产生光线。然而,目前的技术只能够让灯管中的细菌存活大约3天时间,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延长灯管中的细菌寿命,从而让这项技术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 标签: Ambio 荧光素酶 人造海水 生物酶 现实生活
  • 简介:2010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们开始关注相关的清洁技术,不过其中大多数技术都不足以应付类似规模的灾难。和NASA合作的微生细菌国际集团生产的一系列细菌据称是较为成功的产品。这种技术原本研发的目的是在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封闭系统内净化水源,结果得到了一种

  • 标签: 国际空间站 泄漏事件 封闭系统
  • 简介:侵华日军在对中国实施细菌战的过程中,于1942年已经形成细菌战的系统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为增田知贞军医大佐。他在1942年写下《细菌战》一文,从细菌战的特征、细菌战的战略战术等多方面论述了细菌战的军事意义以及细菌武器进攻的方法、手段,集中反映了日军细菌战理论的主要特点。日本关东军防疫处少佐榊亮平于1952年发表的《细菌战争》一文,则印证和补充了增田知贞的细菌战理论。

  • 标签: 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 细菌战理论 石井四郎 增田知贞 榊亮平
  • 简介:过去中国学者调查所得的1940年日军在浙江衢州和宁波的细菌战造成的居民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有出入。2011年,日本学者发现日军731部队细菌武器科研人员当年撰写的秘密研究论文——《PX(鼠疫跳蚤)效果略算法》,据该论文中资料透露:1940年10月,日军在衢州投下8公斤鼠疫跳蚤,造成9279人死亡;在宁波投下2公斤鼠疫跳蚤,造成1554人死亡。两地共计致死中国居民10833人。这组数字应该是准确的。

  • 标签: 侵华日军 731部队 细菌战 鼠疫 衢州 宁波
  • 简介:中国南方是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的"重灾区"。1939年日军731部队在诺门罕实施细菌战后,于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国浙江衢州和宁波、湖南常德、浙赣地区连续三次实施大规模细菌战,造成至少超过3万中国和平居民死亡。1942年是日军实施细菌战最猖狂的一年,除浙赣地区以外,日军还在云南、广东等地实施细菌战。1942年至1944年,福建、广东、广西等省鼠疫、霍乱异常流行;滇西在被我远征军收复后,随即爆发严重的鼠疫。这些都应与日军细菌战相关联。过去,我国学术界主要侧重对731部队在东北的各种罪恶活动的研究,而对中国南方日军细菌战研究相对薄弱,今后,这种"北重南轻"的研究格局应向"北南并重"的良性研究格局转变,以利对日本侵华细菌战罪恶史作全面深入的揭露。

  • 标签: 中国南方 侵华日军 细菌战 鼠疫 霍乱
  • 简介:提出了装备作战试验目标、内容、流程和方法、组织指挥、评估的5维概念设计框架。从提高装备综合战技性能、确定装备编配运用原则、检验优化装备体系结构3个方面,明确了装备作战试验的目标定位;对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和装备作战效能试验2项主要内容进行了论释;提出了装备作战试验的组织实施流程,列出了外场实装、内场仿真、等效推算和一体化试验方法;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作战试验组织指挥能力的构成框架;给出了装备作战试验评估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骤。可为装备作战试验顶层设计和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 标签: 装备 作战试验 作战效能 作战适用性 概念设计
  • 简介:场秘密的“空战”正在加利福尼亚晴朗的天空和五角大楼沉闷的会议室中进行,这就是关于×型试验机的战斗,其中,一些型号的试验机如此机密,以至于它们从未被拍过照。这场静悄悄的;中突的结果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将如何战斗:是在天空还是在太空々在飞机驾驶舱中的是飞行员还是硅片?

  • 标签: X试验型飞机 技术性能 美国 空军
  • 简介:这不是一部战争片.但其讲述那段历史的惨烈远胜于战争。《杀戮演绎》是一部以虚构的形式演绎非虚构内容的真实电影。它表现恶。纪录恶。演绎恶,它展现恶的表象,剖析恶的内在.揭露恶的缘由。整部电影更像一部装置,或者说一个行为艺术。无论从思想、内容到形式方方面面,都提供了一场另类的叙事试验

  • 标签: 演绎 试验 叙事 杀戮 真实电影 行为艺术
  • 简介:在介绍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火灾案例说明了电子探针技术在导线熔痕电子显微形貌观察及熔痕微孔表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从导线短路熔痕的微观形貌、熔痕孔洞表层的特征元素含量中获得其熔痕形成原因,进而为火灾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电子探针 导线熔痕 微观形貌 微孔表层成分
  • 简介:变革与创新一直是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口号。自从帕塔克森河航空站1943年被命名以来,它就专注于迎接新的挑战。1944年美国全部喷气动力飞机中的第一架XP-59A,曾在帕塔克森河航空站试飞。1945年美国海军从航母上起飞的全部喷气式飞机中的第一架FD-1“幽灵”,也在帕塔克森河航空站试飞。今天,老的传统被海军打击飞机试验中队(NavalStrikeAircraftTestSquadron)带进了21世纪,该中队是海军空中作战中心飞机处(NavalAirWarfareCenterAircraftDivision)“大西洋”试飞联队,专门从事航母舰载固定翼喷气式飞机及其系统评估和试验的一个航空中队。

  • 标签: 美国海军航空兵 喷气式飞机 试验 Center 变革与创新 作战中心
  • 简介:通过分析被动电磁装甲和金属射流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被动电磁装甲系统的电路模型,设计了研究被动电磁装甲防护机理的试验装置,对多组金属导体进行了模拟金属射流的电爆炸试验,分析了脉冲电源的参数对金属导体的电爆炸时间和电流波形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金属导体的电爆炸理论应用于被动电磁装甲对射流的防护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金属射流 电爆炸 被动电磁装甲 防护机理
  • 简介:2005年8月24日,名为“海上喷气机”的美国海军新型试验艇在爱达荷州巴维船厂下水。该艇的正式名称为“先进电力推进演示船(AESD)”,用于测试未来DD(X)驱逐舰的电力推进系统。它采用与DD(X)驱逐舰相同的干舷内倾船体,搭载各种不同的推进系统进行试验。目前正搭载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制的新型AWJ-2喷水式推进系统进行评估。

  • 标签: 美国海军 试验 电力推进系统 爱达荷州 驱逐舰 喷气机
  • 简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就开始了罪恶的细菌实验,到1945年战败为止,一直持续了约30年。1933年8月,石井四郎将设在东京的"防疫研究所"移至中国东北,在黑龙江省五常县的背荫河建立细菌实验基地,开始利用人体进行细菌实验。背荫河实验场的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石井四郎极力主张把日军在日本的细菌研究实验中心转移到中国东北,主要是因为日本把苏联远东地区作为侵略扩张的目标,需

  • 标签: 实验场 石井四郎 黑龙江省五常 侵华日军 侵略扩张 远东地区
  • 简介:以任务能力模块化为特征的高速舰作战潜力最新近美国海军“朱丽叶”舰群战斗试验(FBE-J)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问题。凯思林.肖就其战术技术性能的初步反应作了分析。

  • 标签: 海军试验 未来战争 作战能力 美国
  • 简介:为研究无约束、无预应力约束及预应力约束3种条件下陶瓷抗侵彻性能的变化规律,设计了陶瓷抗侵彻穿深(DepthOfPenetration,DOP)试验,利用57mm轻气炮试验系统分别在3种条件下对陶瓷块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对试验后的陶瓷及爆炸模拟破片的碎片进行回收,对破片断面进行250倍微观形貌观察。结果表明:与无约束条件相比,无预应力约束及预应力约束可有效改变陶瓷破坏模式,对陶瓷抗侵彻能力增强明显,且这2种条件下陶瓷破碎尺寸更加细小,侵彻破片断面破坏明显加剧;3种条件下,陶瓷防护系数排序为无约束

  • 标签: 陶瓷 抗侵彻 预应力 约束作用
  • 简介:为研究装甲车辆舱室噪声特性,测量并分析了某型装甲车辆各个工况下舱室不同测点的噪声情况。结果表明:装甲车辆运行时,舱室噪声以低频成分为主且强度较高,超出了相关标准规定限值;变速行驶工况下,舱室噪声波动性较大,噪声污染级偏高,超出了听力保护的卫生范围。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也表明现用装甲车辆舱室噪声测试与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 标签: 装甲车辆 舱室噪声 频谱分析 噪声评价数
  • 简介:2016年3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杰兹卡兹甘地区,结束国际空间站驻站任务的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ScottKelly),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走出俄罗斯的"联盟TMA-18M"飞船返回舱。同时返回地球的还有两名俄罗斯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常常通过网络为人们展示他的太空生活,因此很多人亲切地称他为—凯叔。凯叔凭借341天的连续太空生活,成为单次逗留太空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

  • 标签: 国际空间站 凯利 斯科特 对比试验 卡兹 美国宇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