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盾构机通过工作井的时间选择上,通常分为“先井后隧”和“先隧后井”法.通常情况下,为满足工期要求,“先井后隧”较为普遍;但在工作井不能如期动工或进度不满足盾构正常通过条件时,常规的“先井后隧”法将导致盾构机的停滞等待,从而制约项目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先隧后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同时,提出另外一种思路,在洞门埋深大、洞门处地质条件复杂,洞门凿除和盾构过站均存在较大施工风险,极易引起洞门涌水、涌砂的情况下,先施做部分井主体结构,通过增加一定措施,满足盾构通过,提出“先半井后隧”方案,即能很好地规避风险、保证工程安全,又能满足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
简介:1概述金竹岗隧道系渝黔线二期工程雷崇高速公路项目的重点控制工程,位于重庆市綦县境内。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置为平行的双洞,左、右线隧道中线相距45m。左洞全长2056m,(LK110+164~LK112+220),右洞全长2109m(K110+131~K112+240)。单洞净宽9.75m,净高5m,路面横坡2%,断面轮廓为单心圆拱接圆曲墙,隧道纵断面设计为"人字坡"。金竹岗隧道设计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其左洞进口端位于偏压、浅埋段。其上覆土层厚0~5m,下覆基岩为砂岩、泥岩互层,岩质软硬不一,裂隙较发育,岩体呈块碎状镶嵌结构,稳定性较差。局部含基岩裂隙水。其围岩类别均为Ⅱ类。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山体偏压较大,开挖中极易因失稳而跨塌。因此,隧道施工中安全顺利通过进口偏压浅埋段为工程重点之一。
简介:1概述隧道工程的核心问题是保证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科研人员在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围岩塑性区分布、位移场、应力场、块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等一系列指标,作为围岩稳定性的评价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1-4].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解析方法、数值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经验类比法等得到了大量成功应用[5-8].在隧道工程中,变形量测远比应力量测简单、准确,可作为直观的指标反应隧道稳定性.因而基于隧道围岩变形控制的“收敛-约束”法在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9-10].结合张家口—呼和浩特铁路(张呼铁路)福生庄一号隧道,采用“收敛-约束”法原理,对Ⅳ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高铁隧道的稳定性及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简介:1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5号线顺义站—石门站区间为盾构隧道.线路从顺义站引出沿府前西街向西至石门站,区间左线以85.5°、右线以87.9°斜度向下分别穿越京承铁路框架桥(埋深约14m),平面为直线,竖曲线为5.7‰的下坡.下穿京承铁路框架桥距离约44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顺义站—石门站区间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1杂填土、②1粉质黏土、②3细中砂、⑥粉质黏土、⑦2粉西砂.区间线路赋存3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和层间水(三).上层滞水(一)水头埋深2.1~6.5m,含水层为粉质黏土②1层;潜水(二)水头埋深11.5~19.5m,含水层为细中砂②3;层间水(三)水头埋深23.5~27.0m,含水层为粉细砂⑦2层.盾构主要穿越地层为②1粉质黏土层和②3细中砂层,位于上层滞水(一)和潜水层(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