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古往今来,"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古代由于知识缺少传播的载体以及知识被少数人垄断,"读"主要发挥其记忆功能以使知识和文化得以口耳相传。现代科技的发展让知识传播成本日趋低廉、传播载体日益便捷与多样化。知识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以"看"取代了"读"。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中"读"的功能就因此丧失。现代人的"口诵心惟"对准确理解文本内涵和实现与作者交流依旧发挥着重要功能。大学校园读书会中"读"能让成员更原汁原味地把握文本的原意和更真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本文以从古至今"读"的功能演变为线索,试图回答书为什么要"读"这一问题,并在此呼吁大学校园读书会必须真正地"读"起来。
简介:近日细读常文艳所著《沁芳集》,获得不少启示。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无以复加的时代,本书作者还能如此坚守着自己的理念,保持着心灵的宁静,呵护着文学的净土,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有加。我也曾做过中学教师。这是一个工作忙、压力大,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职业,因而有"蜡烛"之喻。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不得不用于重复所教课程,徘徊于被限定的领域,消耗着宝贵的心血;看着一批批学生长大、离校,立业,成家,而自己也于不自觉中韶华不再,青丝成雪。辛劳使人疲惫,重复令人倦怠,因此,中学教师于学识修养方面陷于止步徘徊,甚至落伍倒退境地者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简介:《爱弥尔,或论教育》(以下简称《爱弥儿》)是卢梭对其政治哲学思想的经典展示,对《爱弥儿》的研读必须超越教育来看教育,必须根植于卢梭人性思想。感觉论和意志论是卢梭政治伦理学的基础。前者是对理性主义时代感情消失的批判和回应,从"非我"中勾画出人的经验自我形象。意志论则重塑了人的主体绝对性,确立了人的纯粹自我形象。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的统一和分裂就是人的全部发展史。经由否定之否定,人的最终归宿在于公民。经验世界的危险使人一切都与政治有关,意志伦理的绝对性是理性的自明,政治也就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人是人,进而有公民的产生。人和公民的教育最终都是一种符合天性的教育,对人的教育侧重于感觉论基础,要求肉体的健康;公民的教育侧重于意志论基础,体现意志的苏醒。二者的差异仅仅就在于对人的教育是以消极的方式排除社会罪恶的影响,对公民的教育则是以积极的方式消除社会罪恶的影响。因此,两者都可谓之日"自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