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符号消费是当代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身份认同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青少年在符号消费中的身份认同诉求主要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青少年符号消费的能指空间主要包括现代媒介信息、流行时尚以及消费空间,它们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重要载体和素材。青少年符号消费的意指属性主要包括流行文化和亚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这表明了青少年通过符号消费所谋求的身份认同具有不同的文化诉求。符号消费作为青少年文化母题——身份认同的当代表征,与当前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结构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青少年符号消费所包含的美学功能的揭示,有利于我们重新理解当代青少年,增强知识传递载体本身的可欣赏性和可视性,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一种愉悦性。

  • 标签: 符号消费 身份认同 所指 能指 意指 流行文化
  • 简介: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成为中国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城市融入却是悬而未决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接替他们的祖辈父辈进入到城市打工,他们与老一辈在成为城市市民的道路上有着相同或不同的困境。作者尝试从农民工自我形塑的视角入手,比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的代际特征,深入剖析其身份建构的过程,进而探索影响其与城市市民融入的因素,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解决路径。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自我形塑 身份认同 城市融入
  • 简介:大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先锋骨干,他们对党员身份的理解和认识,会外化成党员的行动选择,进而对其他青年的行为偏好产生影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党员在党员身份认同上还存在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情感基础薄弱、行动选择与党员身份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高校党建工作应从重构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自我认知,强化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的情感联结以及践行大众对党员的社会期待,使党员身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着力帮助大学生党员走出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 标签: 大学生党员 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应对策略
  • 简介:以国家和社会的时代变迁为背景,深入探讨藏区民众在宗教身份、经济身份、文化身份和族裔身份等新维度上的内部重构,在社会一般性发展的语境中客观审视藏区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在内部多元维度上的嬗变与重建。藏区民众宗教身份的弱化、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膨胀、少数族裔弱势身份的刻板化体现了藏区民众身份解构的重要特征。藏区民众身份认同的再建需要通过宗教身份与世俗身份的平衡、文化身份与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融合以及摆脱弱势标签,塑造平等身份等途径来实现。

  • 标签: 四川藏区 民众身份嬗变 认同 重构
  • 简介:缅甸华人群体由于不同的居住空间属性而产生内在差异,虽同样来自中国,却出现了华人、果敢人和勐稳人三个群体,并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论文从空间属性的视角,着重对勐稳人的身份认同建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居住空间和形态是影响其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因素。勐稳人的居住空间和形态的特殊性使其产生地区认同并进一步产生国家归属感,但其民族认同度显得模糊具可建构性:既对当地文化持开放欢迎态度又保留有传承传统文化的自信。

  • 标签: 缅甸 勐稳 果敢 华人 空间属性 身份认同
  • 简介:青年的社会身份和角色确定是其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互动的结果。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在认知主体、认知角度、认知标准上有所不同,之间存在冲突与偏差,这种差异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对此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回到青年积极自我认同的构建上。

  • 标签: 青年 自我认同 社会定义
  • 简介:有关少数族群融合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有关民族国家。如何在保障和维护少数族裔的权利的同时,缓解族群文化差异与统一的公民身份意涵之间矛盾冲突的讨论。作为现在乃至未来的国家公民,青年群体及其社会融合便成为这些讨论的焦点。围绕“公民身份”概念,了解不同族群青年人对此概念的理解,探讨青年人将“公民身份”建构成“问题”的过程,从而揭示缺乏公正、不被认可和自我决策困难等因素怎样影响了英国青年人成员身份感和归属感的形成,并提出了可能的政策建议和改善方法。

  • 标签: 多元文化 青年文化 公民身份 社会融合
  • 简介:利用对W市民主党派成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材料,笔者以民主党派成员对自我身份的理解、顺应和建构为独特视角,将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规范分析与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实证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揭示了民主党派成员的主观预期与情境选择、自我体认与公众评价,以及多党合作制度设计与行为实践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张力。研究发现,民主党派成员对党派身份的确认、对所归属组织的认知与社会公众对其的认知存在较大差距;民主党派成员在加入民主党派前后对伴随身份而来的情感体验,以及以党派身份行事的行为模式有不同的认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优化民主党派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专职化水平、创新政治引导和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发挥民主党派在政治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等政策建议。

  • 标签: 民主党派 身份认同 参政党
  • 简介:法治中国的本质,是经过理性选择和契约规定而形成的治理,是以规则为基础的理性规制。在这样的法治背景下,依然包含着基于德性的身份。法治需要理性规制意义上的契约,更需要建设基于德性认同意义上的“契约式身份”,而不能仅仅按照“从身份到契约”的既有路径以契约取代身份。“契约式身份”可以为法治提供区分、名分和本分,它们与通过契约建立的“绝对一真实身份”和“相对一虚假身份”有关,也与德性有关。

  • 标签: 法治 德性 契约 身份 契约式身份
  • 简介:新生代农民工在自我认同、对城市的归属感、城市以及乡村的心理距离四个方面和老一代农民工均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的壁垒消解了他们对于城市的向往,而对家乡归属感的疏离让他们成为真正漂泊的一代。

  • 标签: 农民工 自我认同 归属感 心理距离 无根状态
  • 简介:中国正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对于中国发展战略的思考必须置于全球坐标系之下,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发展的成就与问题、优势与劣势。在全球坐标系下,中国的位置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即从区域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从自我发展向开放性发展转变、从现代化的追随者向引领者、从外部关系的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中国一方面应该更重视以国际标准来衡量和推动国内治理改革,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调整对外战略,以自身的成功转型来获得世界更普遍的承认。

  • 标签: 中国 全球坐标 治理改革 对外战略
  • 简介:尽管对“文化帝国主义”的争执颇多,但在全球化的时代,其依然发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帝国主义深刻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文化旨趣,并引发青少年的文化身份危机,其主要表征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更加复杂、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互动日趋削弱、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在应对这种文化身份危机中,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明确的、自信的文化身份.当前,青少年的文化身份认同,与青少年价值观建构在内核上有着极大的互补性和交融性,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

  • 标签: 文化帝国主义 青少年 文化身份 价值观
  • 简介:<正>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史学家梅因曾说,"所有社会的进化过程,从来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在身份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依据是身份,在契约社会中权利和义务则主要通过契约来设定。现代社会正处于契约社会的进化过程之中,尽管自由、平等已成为各国社会的主导观念,反特权、反歧视、强调公平成为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但身份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长期存在。

  • 标签: 身份犯 危害行为 犯罪主体 梅因 身份问题 社会危害性
  • 简介:鉴于东北亚地区是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最具经济发展活力、政治敏感度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区域之一,为及时掌握东北亚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了解东北亚地区民族文化交往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东北亚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于2015年12月12日联合召开"文化交往与身份认同.

  • 标签: 民族身份认同 东北亚地区 民族关系 文化交往 研讨会综述 经济发展活力
  • 简介:通过分析晒18岁照片的缘起及基本特征,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出发,以全新的角度和维度,阐述晒18岁照片与青年自我认同的关系,进而阐释晒18岁照片与70后、80后、90后三代青年的群体认同属性,并以成人礼为载体,深入思考青年自我认同视域下的18岁意蕴。

  • 标签: 18岁 70后 80后 90后 自我认同 群体认同
  • 简介:在"一国两制"过去阶段的实践中,港人基于国籍与国家建立的"身份联结"更多具有形式意义,一定"虚置"的公民身份导致港人难以完整享有公民基本权利也无须履行全部公民义务,而成长在此环境中的香港青年一代对国家政治认同及自身公民身份认同就遭遇了一定弱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可以为促进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和融入提供新契机。未来,国家应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港澳居民作为中国公民的主体资格进行有效填充,为香港青年建构起实质化的政治-法律公民身份,以促使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切实感受自身作为国家政治法律共同体与历史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实现香港青年的人心回归。

  • 标签: 香港青年 公民身份 国家认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简介:身份认同身份建构是现代人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通过对石河子市区基督教会的信仰和仪式的调研,发现当前兵团城市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已通过仪式得到显著强化。

  • 标签: 兵团城市 身份认同 仪式 身份强化
  • 简介: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兴起对人类的自身定位和自我认同提出有力质问。《弗兰肯斯坦》和《莫罗博士之岛》作为早期科幻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在生物学维度上将肉体性作为人类的本体论存在基础,在伦理学维度上以行为和思想划分人兽界限,在人类学维度上探讨人类本质的丰富内涵,映射出了19世纪新兴的自然科学和传统的宗教神学之间的激烈博弈以及人类自我认同焦虑的宏大主题。至此,人类的自我认同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神一人”二元视域,而是在“神一人一兽”的三元结构中不断游移,在神学和自然科学的夹缝中,寻找人类定义的落脚点。

  • 标签: 弗兰肯斯坦 莫罗博士之岛 认同焦虑
  • 简介:我们提倡干部要“能上能下”。欧美国家的一些“干部”却做到了“上中有下”,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 标签: 市长 欧美国家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