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确定了本世纪初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描绘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美好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区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士气。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七代会”精神,并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深入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旗县经济是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全区的总体目标、提高全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特刊发四位旗县领导有关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性文章,供大家参考。
简介:(一)1999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灾后重建,结构调整,良种良法和市场开拓四个重点,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村经济稳健运行。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00多万亩,比上年增长3.7%。预计粮食增长12%,为第三个历史高产年;棉花油料播种面积分别比上年减46.5万亩和63万亩,但总产分别增长31.62%和12.6%;甘蔗、麻类、烟叶播种面积分别减少8.7%、7.6%和16.5%,产量比上年略有减少;蔬菜、瓜类是调减粮棉以后的主要扩种作物,蔬菜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2%,总产量增长30%以上,以柑桔为主的水果增产三成以上;全年生猪出栏预计减3.1%,家禽出笼增长10.87%,牛、羊、兔等均呈增长趋势,肉类总产量与上年持平;水产品总产量增长5.6%,其中养殖产量稳中有升,捕捞产量零增长。尽管今年农产品卖难加剧,价格一直下跌,但由于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致力于开拓市场,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6.6%,农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实际...
简介:摘要:农业经济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活动体系,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农业经济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链、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是国家和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与社会和国家整体的经济紧密相连。农业产出直接关系到食品供应,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经济也涉及到农村就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等问题,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发展涉及到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农村产业链的构建、农村就业机会的提供等。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整体状况,而农村经济的繁荣也有助于农业经济的提升。对此,要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促进作用,有必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上进行优化。
简介:当前,农业经济的核心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影响我县农民增收的因素除了自然灾害和政策调整以外,主要是农业内部结构、种植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农业的比较效益不高。在短期内扭转农业发展现状,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用办企业的机制和手段来发展农业。(一)把市场放在发展农业的首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市场已成为促进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在我县培植新的产业过程中,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无论是发展食用菌还是彭泽鲫,都必须按照企业化运作的办法,逐步形成集约化经营。一是更新观念。切实转变只重产量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重视生产忽视流通的倾向,重视种植业忽视养殖业和加
简介:<正>一、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基础地位的再认识1、第一产业波动是引发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建国以来,河南省共经历了8次较大的经济波动,大约平均6年出现一次。按国内生产总值年发展速度测算,经济波动系数为:0.1007,其中第一产业波动系数为0.1307,第二产业波动系数0.1666,第三产业波动系数为0.0818,第一产业波动相当激烈。从经济波动的阶段特征看,改革开放前经济波动体现为高幅多频的特征,波动异常激烈,波动系数为0.1204,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经济波动的主因,波动系数分别为0.1560和0.2101,第三产业成为熨平经济波动因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波动体现为低幅多频的特征,波动系数为0.0458,其中三
简介:文章在分析福建农业经济发展八大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虽然2013年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福建农业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根据当前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2014年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将大致呈现三个特征:现代农业建设将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将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加快构建。最后,文章提出了今后福建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抓好抓实粮食产业;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全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信息农业;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