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尤·波利亚科夫在俄罗斯《自由思想》杂志1993年第8期上发表题为《是国内战争还是族际战争?》的文章,其主要内容如下:近年来,不同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愈演愈烈,这种危险性极大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极其尖锐的社会政治冲突和民族
简介:1991年底。苏联剧变,终结社会主义,折回世纪初抛弃的资本主义。苏联剧变的原因何在?史家见仁见智:帝国主义和平演变说、斯大林体制弊端说、戈尔巴乔夫叛徒葬送说……还有,苏联人不需要苏联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著名的院士曾充满愧疚和负罪感地说:“将苏联送递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
简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战略重心向东转移,其远东政策也历经几次调整。先是采取和平经济渗透政策。为此,维特提出了修建取道中国境内的中东铁路,并想方设法诱使清廷接受这一提议。之后制定了武力压服政策。这一政策由别佐布拉佐夫提出,目的是想通过武力征服中国东北和朝鲜,俄国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充当急先锋便是武力压服的表现。再后升级至联日侵华,即从俄日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到俄日无视中国主权的结盟侵华。
简介:本文通过深人分析苏联人思想演变的原因及其表现,认为“60年代人”构成了苏联剧变的群众基础,其代表人物成为苏联剧变的的直接推动者,苏联人思想的根本变化直接导致苏联剧变。进而总结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改革,才能在广大人民中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简介:苏联经济继1990年第一次出现重要经济指标负增长后,1991年又进一步恶化,突出表现为生产滑坡、财政拮据、市场混乱、商品短缺、外贸下降、外汇减少等。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介绍:一、工农业生产萎缩不振工业,特别是基础工业严重减产。工业总产值1990年下降了1.2%,1991年上半年较1990年同期下降6.2%,其中食品产量下降8.5%,非食品产量下降3%,全年据苏官方估计将下降14%。1991年上半年,15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27种减产。石油产量下降9%(800万
简介:苏联解体后,大量苏联时期档案的解密,俄罗斯国家制度的改变,导致了剧变后俄罗斯的苏联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来看,苏联史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档案成了苏联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档案材料的大量公布使一些回忆录、政论作品中有些提法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使以前不太清晰的历史事件更加清晰;研究苏联史的方法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苏联历史上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不再是一个声音、一种腔调。
简介: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出现是一种,如果说俄国农民是革命可以信赖的盟友,民粹主义在俄国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思想流派
简介:译者前言:这里刊栽的译文选自20世纪上半期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鲍里斯·布鲁兹库斯(BorisD.Brutzkus)的《苏维埃俄国的计划经济》一书。布鲁兹库斯,1874年10月生于立陶宛,1908年在彼得堡农学院任教,1918年任彼得堡农业研究所教授,作为俄罗斯一流的农业问题权威,1922年任农业人民委员部彼得格勒省农业计划委员会主席。
简介:俄国对朝鲜的最初了解要归功于来华的使团成员,他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朝鲜的信息:和在北京的耶稣会士接触、沿途见闻、和朝鲜人直接接触。这些人回到俄国后,在撰写关于中国的著作中都要用一定的笔墨来介绍朝鲜,这其中涉及最多的是中朝藩属关系。很长一段时间内,俄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对朝鲜的了解仅限于这些人的著述。
简介:最近发生的俄格冲突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长期以来,西方致力于把俄罗斯周边的国家转变为民主和市场经济国家,此次俄罗斯通过入侵格鲁吉亚表明了对这种行为的态度。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是一个孟浪的民族主义者,他的很多行为玷污了民主的名声,他在南奥塞梯的冒险是愚蠢甚至犯罪的行为,但和普京不同的是,他一直致力于国家的民主化,打击腐败和稚动经济高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不是靠出口能源获得的。俄罗斯的入侵不是即时性的反应,而是长期策划的结果。
简介:邓小平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感召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他以苏为鉴,探索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苏联霸权主义做了坚决斗争,并且最终促成中苏关系正常化。邓小平退休以后,继续密切关注苏联命运。
简介:毛泽东同志在陈独秀死后的第三年,曾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是他领导的"(,第3集第294页).早在六十一年前,陈独秀就指出对斯大林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出缺点,得到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研讨苏联剧变的原因和教训颇有启示.
简介:苏联自推行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以来,特别是今年3月第3次(非例行)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6条中肯定苏共领导作用的规定、实行多党制后,新的政党大批涌现,许多'非正式组织'也改建成政党,公开宣布要与苏共争夺执政党的地位。10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社会团体法》,规定所有政党和组织一律平等,从而为新政党的活动提供了法律保护。目前,这些政党羽翼未丰,无一能与苏联共产党竞争,尚不至左右苏联政局,
简介:20世纪50年代,大批苏联专家来华,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后来,两国交恶,专家撤走。在中苏争吵的年代,在华苏联专家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成为相互指责的经常性话题。
简介:我要谈的是苏联所面临的最困难、最尖锐、国内外反应强烈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在改革年代出现的族际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从1985年4月起,已从理论研究变为尖锐的政治问题,而且在苏联许多地区,已经成为尖锐的冲突甚至军事行动。对此,国内外舆论都十分关注。在1991年6月19日的今天来谈论这个题目确实比前两天,即6月17日要容易一些,因为在苏联形势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大家已经知道,前天在莫斯科近郊的政府宫新奥
简介:1991年12月8日,原苏联的三位政治家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丛林举行会晤,决定解散苏联.此次会晤没有留下原始记录,也没有拍摄任何影像资料.
简介:<正>今年2月动身去苏联参加中苏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以前,我读了布尼奇(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最高苏维埃经济改革问题委员会副主席)提供给会议的论文《真正经济核算的构成部分》,其中谈到“大规模地转向租赁制将是下一年苏联的现实”。当时我不明白苏联的租赁制和中国的承包制有什么区别,曾向有些同志请教,他们告诉我两
简介:<正>70年代以来,苏联刑事立法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就是制定了一些新的缓刑制度,即判处剥夺自由、宣告缓刑并强制被判刑人劳动和延缓执行判决,并修改和完善了原有的缓刑。这两种新的缓刑制度与原有的缓刑同时并存、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而使苏联对中等危害程度以下的犯罪作出反应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现分而述之。
简介:苏联文化体制形式,最初并不是由某个个人或组织预先设计的,更不是某种理论原则的规定,而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的。十月革命后,波格丹诺夫参与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针对俄共采取的一系列分裂活动,促成列宁领导的俄共中央下决心对无产阶级文化协会进行组织解决。而正是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导致了苏联文化体制模式,即执政党对整个社会文化活动直接的行政领导模式的初步确立。这种模式也成为此后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文化体制的基本经验依据。
简介:1955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为我军全体官兵授衔。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授衔。对全军指战员来说,这是一件大喜事,全军上下无不为之高兴。我是远在异国他乡的苏联列宁格勒听到这个消息的。
俄国学者谈原苏联境内武装冲突的形式、起因及性质
苏联人为何“不珍惜”苏联?
俄国远东政策的演变
苏联人的思想演变与苏联剧变
苏联经济现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苏联史研究的变化
民粹主义与俄国革命
苏维埃俄国的计划经济
俄国早期来华使团与朝鲜
英国《经济学人》:俄国复兴
邓小平与苏联
陈独秀晚年论苏联
苏联新政党简介
苏联专家在中国
苏联民族问题
苏联解体谁之过?
苏联的租赁制——重访苏联的札记(之一)
苏联刑法中的缓刑
苏联文化体制的缘起
我在苏联参加授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