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学宫文化,是梅州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学宫文化作为一种无意识传播的文化载体,会给梅州的校园文化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当代梅州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吸收了学宫文化中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传统精神,推动了梅州地区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关键词学宫文化;校园建设;影响;梅州(一)梅州的学宫文化及其特点学宫,是唐代之后的官办教育机构1,学宫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对当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岭南地区也早早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在宋代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学宫,其中,梅州地区的学宫办学特色鲜明、制度完善,极具研究价值。梅州地区学宫有六个,保存完好学宫有三个,分别是梅州学宫、兴宁学宫和长乐学宫。梅州学宫又称孔庙,坐落在广东梅州梅城江北,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凌风西路南门考院前,梅州学宫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年间,知州滕元发初建州学于梅城西区。兴宁学宫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兴民中学内,建于明成化年间。长乐学宫位于五华县,为古代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是嘉应五属中规模最大的学宫。首先,梅州的学宫都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体制上建设完备、功能齐全。清朝时,设有大成殿、明伦堂,供讲学之用。明伦堂设有东西两斋房,供人居住以及存放祭器和书籍。大成殿右有尊经阁,作藏书用,甚至还有馔堂提供伙食。西庑西北边有射圃和箭亭,供武举之用。明清时期,学宫的直接负责人为教谕,是县学的最高长官,负责掌管学宫中的文庙祭祀和教育所属生员的任务;训导则是辅助教谕的助手,负责具体的学宫教育事务。其中,兴宁学宫设教谕和训导各一名,教谕一般是举人出身,训导出身或为举人或为贡生。2其次,梅州学宫的历史悠久、学风纯正。梅州的学宫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作为早期有影响力的“大学”,文化建设鲜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生,大力创造了优秀的传统儒家精神。学宫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其中对当地影响最深的就是“科举”,儒家要求积极的入世精神,致使当地学子纷纷为民请命、分忧,源源不断地到学宫求学,梅州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当地一直以来的“耕读”传统息息相关。学宫教官的俸薪及生员的日常花销,也有部分来自于学田收入。3(二)学宫文化对当地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梅州的学宫虽然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学庙”的性质和教育功能,但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及学宫内的营造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对当地的校园文化建设仍旧保存着极大的积极影响。4例如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嘉应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示范教育,打造师范教育品牌。其次是随着孔孟等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体系比例不断扩大,国学教育逐渐成为热门,学宫文化作为儒学文化的代表和载体,更加扩大了国学教育在当地文化的影响面。此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模仿能力非常强,老师需要言传身教和从国学的魅力方面进行灌输和引导,提升国学课堂的趣味性。学宫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可以作为教育的催化剂,使得语文学科的建设更加全面化、多元化,使学生内心深处爱上语文,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第三是梅州的学宫文化促进了当地教育的不断改革。学宫文化历久弥新,虽然在战火中遭到破坏,但是得到了各界人士捐资捐款修复和革新。受到学宫文化的影响,当地教育部门为了提升教育实力,一直在加大对教育的支出和扶持力度。当代社会的生活背景下,经济飞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很多学校的教育观念创新性比较低,会出现跟风现象,一个地方的教育风格是“衡水模式”,那么其他学校也会纷纷效仿。而在学宫文化的影响下,创新是当地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梅州客家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有许多成果,特别是对音调、艺术特征、唱腔和传统传承方式等方面。梅州市积极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该活动是由梅州市教育局、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梅州市文广新局联合各试点学校举行的一次客家山歌走进梅州市中小学传承行为。5此外,梅州市加强了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领导,各顶点学校成立了足球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第二责任人,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在公共体育方面也给予了足球项目大力支持,让“足球走进校园”依托足联开展梅州市展翅计划,培养一批自身素质过硬的足球教练。(三)总结总之,梅州的学宫文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上突出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当地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国学兴趣,树立了朴实的学风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了建筑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继承下去,就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学宫内各种设施、综合开发,要发挥学宫的真正价值,加浓学宫文化传承。参考文献1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2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3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4王志远.孔庙遗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A.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年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传统建筑与非遗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20174.5杨嘉骏.继承弘扬发展D.贵州师范大学,2017.
简介: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在饮食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烹饪规模越来越大,厨艺水平也显著提升,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饮食文化的集大成时期。自清入关以来,以满汉为主,其他民族为辅,在各民族互相影响的推动下,饮食文化呈现出自然的交流状态,最终影响了当今北京城的饮食文化。关键词满族饮食;北京菜系;满汉全席;满汉融合本文讨论的是自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后的饮食文化对北京饮食文化的影响。后金建立到清入关以前,这一时期的满族社会经历不同社会阶层和等级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一、入关前的满族饮食文化首先,表现为饮食来源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食物品质与数量上的不同,当时满族的食物来源相对匮乏,大多是打猎得到的食物,还有少数是通过交易完成。而贵族阶级食物,则主要是通过渔场或者猎场以及贡赋得到。其次,表现为饮食内容的差异。统治阶级虽然颁布了对饮食内容的规定,但从相关资料及史实中不难发现,这项规定仅仅是针对民间而非贵族阶层,贵族阶层的饮食内容并未受到影响和限制。比如,清朝天聪元年,皇太极颁布诏书,昭告后金广大民众,要求上至大汗贝勒,下至平民百姓,凡是用以祭祀或者殡葬等不能够使用大型的牲畜,比如马、牛、驴和骡等。《满文老档天聪汗下令不得任意宰杀牛马骡驴》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67页。最后,还表现为饮食器具的差异性。民间器具大多为铁质、铜质或者陶制炊具。盛具,却仍以木器为主,虽有少量的瓷器和金属器,但并非是普遍现象。而贵族们的饮食器具则涵盖了金、银、铜、锡、瓷等制品。二、入关后的满汉饮食文化的融合及其特点清政府正式成为华夏民族的统治者之后,满族饮食文化开始逐渐在华夏大地承担着核心的角色。而北京作为清朝首都,受的影响更为深远。首先表现在饮食文化的汉化。清朝在以北京为都城之后,满汉以及其他民族的交流会变得日益频繁,不同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就实现了自我的交流。尤其是满族的“皇亲国戚”,在和汉族官员来往时,往往会吸收汉族的一些习惯模式,然后再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善,于是“满汉全席”的概念开始出现。由此又进一步衍生成五族共和宴,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联盟宴。满汉饮食文化的融合有以下特点首先,官府以及贵族阶层的的家宴,是市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地位不容忽视。官府菜与官府文化关系之密切,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宦家族的几代兴衰与记忆。其次,宫廷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相对特殊的一部分。清代宫廷饮食的演变更为完善,达到其无法超越的水平。统治阶层对于饮食口味的完美追求,以及当时的物产富饶,社会稳定的宏观环境,这为宫廷的饮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最后,市井饮食文化开始成型,那些可以体现北京市井饮食习俗的各种烹调技艺,以及饮食特性都基本明确。那些特色小吃等,开始得到各层民众的广泛认可。北京当时作为清政府的都城,其中的民众贫富差距极为显著,官家菜、宫廷菜和民间菜具有典型的差异。三、满族饮食文化对北京的影响满族入主中原之后,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文化上,满族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起到了主导作用。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避免被同化,必然要保持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所以那些传统的习俗依然得到传承。而我国传统的华夏饮食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引入满族的一些饮食习俗。其影响表现在丰富了北京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内容。第一是食材的多元化。随着满族入关之后,长白山、东北三省的那些大量美食开始从盛京源源不断的运送至北京、乃至整个中原地区。满族人极为喜爱糕点类食品,因此这种习惯开始逐渐流传到整个华夏大地。例如知名的满族食品,那就是萨其马,现在依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第二,随着清政府的统治日益深化,满族饮食文化中的一些饮食礼仪也开始影响到汉族民众。其中最为典型是在满汉全席中上菜需要使用两至三天的时间,而且在上菜之后,还需要做到三撤席。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满族贵族当时的待客之道,并被汉族的贵族阶层所接受且遵循。第三,在满族饮食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也开始满族化,蒙古贵族阶层在宫廷饮食方面满化较小,但是日常习俗方面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满化。如,“立春吃萝卜,立秋吃大白菜包”林洪《中国食疗大全》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99页。等等。四、结语长期以来,北京虽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汉族聚居地,其饮食文化被打下了浓重的汉族饮食文化烙印。然而北京在古代,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四战之地,因此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有所留存,所以北京饮食文化中,包容着北杂狄虏的属性,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京菜系。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M北京光明日报社,1989年。2《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七》M,台湾华文书局。3《满文老档》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4吴正格《满族食俗与清宫御膳》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8年。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6鄂尔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7李民寞《建州闻见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8孙进己,张璇等《女真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9刘小萌《满族的部落与国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10郎秀萍《满族家庭常用食谱》A,《广东满族研究资料汇集》C,广州广州天成印刷厂,1995年。11万建中、詹娜《满族饮食习俗的生态意蕴与生存智慧——以辽宁满族春节饮食为例》,《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12期。12吴正格《满族饮食的改良与创新(二)》,《烹饪论坛》总第101期2010年第27期。13郝德利《入关前满族社会风俗变迁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李自然《试论满族入关前饮食文化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2002年第4期(总第71期)。15万建中《北京建都以来饮食文化的时代特征》,《文化广角》2012年第5期。16李学成《试论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辽宁广播电视学报》2001年第2期。17刘威《近代开原满族的衣食住行变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何雨《东北满族饮食中的面食文化研究》,《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2期(总第138期)。
简介: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开始了相关的改革,热火朝天的网络时代就这样迈进了新世纪的大门。近年来,网络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通过研究微信公众平台来进一步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本文就是围绕微信公众平台在本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运营展开,希望通过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全面改善当前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现状。
简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又一根本性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各级党和政府要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考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事业前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哪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结合所处的特定时代条件和社会背景,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深入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时代任务与目标,精准剖析乡村衰落给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就成为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因素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发展乡村、振兴乡村已成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光荣而又紧迫的历史使命。这种新的历史使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各方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但由于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掉队”现象,乡村在某种程度上的衰落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境。(一)组织因素分析在组织构架体系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数量日益减少。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土地收益的减少以及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带动,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能、懂得经营而又头脑相对灵活的中青年农民、农民党员开始逃离土地和农村,纷纷进城务工、经商或另谋出路,留守在家的只有老、弱、病、残弱势群体。另外,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相当多的中青年农民认为入党“政治上没盼头,经济上没甜头”,致使农村党员队伍后继乏人。这些因素导致部分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相当多地方的村干部存在着“三难”现象,即难选、难干、难管,一些地方的村支部、领导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没有合适人选。(二)经济因素分析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原来多数集体经济都转为包含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制形式,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支配的物质财富少而又少,服务群众就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农村集体经济的“空壳化”现象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少,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不够优厚的经济基础侵蚀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权威,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行动力的提升,并日益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的最大制约因素。(三)文化因素分析当前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正经历着一场裂变,乡土价值体系和社会关系图式逐渐变更,村落和家族共同体作用逐渐弱化,而新的令人信服的文化价值体系又无法快速提供和生成,许多人内心深处处于什么都不信的地步,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信仰迷失、理想缺失,“乡约”、“村规”和“宗法、家法”不断消失,社会伦理秩序不断瓦解,“讲秩序、讲正气、讲人情”的传统理念不断遗失。在此文化结构和社会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可采用和借鉴的优质传统文化资源越来越少,村党组织的自身活力难以彰显,对广大农村群众的吸引力也难以有效提升,不够优质的文化基础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吸引力。(四)社会因素分析随着村落的不断发展演变,基层组织公共权威正不断退化,村级组织对村民的号召力、影响力逐渐下降,村庄治理表现出一定的失序状态,落村庄地域村落公共服务衰败。乡村公共性衰落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村组织和村集体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基本失去意义,随之而来的是霸痞势力和宗族宗教势力的兴起,村民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往往失去话语权,乡村治理纳入恶势力的股掌之中。乡村社会出现的这些不良社会性因素,若不加以引导和纠正,必将会进一步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影响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社会号召力。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准确把握当今农村社会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核心目标,定向发力,精准破解制约瓶颈,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一)优化组织体系,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要以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重,进一步构建“全覆盖”的乡村党组织构架体系和优化乡村党员结构。在组织体系构建层面,中国共产党要重拾民主革命时期乡村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优良传统,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设置方式。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要创新设置模式,逐渐变革“一村一支部”的基层党组织架构,打破地域界限和单一的垂直体系,探索党组织设在农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形式;另一方面,也要从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出发,不能单纯追求党组织的人口覆盖密度,在乡村凋零与荒凉地带更要加强党的存在力量、丰富党的存在形式,实现党组织对农村的全覆盖、零遗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在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层面,一方面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增强从农村优秀青年群体中培养积极分子、吸收党员的主动性和工作力度,提升党员队伍质量;另一方面要严格党员队伍管理,村党支部要根据农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增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并按照十九大报告中的新要求稳妥有序地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和带动作用。2.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济基础第一,各级党和政府要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加紧破除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篱栅”。要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乡村小城镇,以促进人的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乡村社会图景为基本目标,减少大规模的“拆村”现象,引导优秀人才积极“回流”农村,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复兴乡村社会,寻找乡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步伐,加大培养乡村自组织的能力。第二,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要大力发展农村乡镇集体企业,鼓励和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输送与转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转型和发展,从根本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实现民富村强,从而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济基础。第三,用好“资本”这把“双刃剑”,防止乡村集体经济的空壳化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边缘化。要警惕资本借助乡土主义、新上山下乡等各种“新乡村主义”对乡村形成实际控制和对乡村集体经济的“二次剥夺”,避免外部资本借助国家发展主义的力量任意改变乡村社会结构的均衡态势,减少资本力量对乡村党组织、村委会、乡村集体经济以及其他乡村社会力量的控制和对抗。(三)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文化基础要对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适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农村基层党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传统乡土文化中重实际而轻玄想的务实精神,夯实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化基础;挖掘好传统乡土文化中重义轻利、勤劳俭朴、戒骄戒躁等价值追求,拓展加强农村党员品德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文化资源。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增强保护、发展和复兴乡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工作,做好乡土文化宣传与教育,不断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力量。(四)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基础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以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为核心,不断建构和优化良好而稳固的社会基础。一要正确认识传统乡村的社会功能。要极培育具有共同归属感的乡村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有效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互动;乡村社会在礼俗、家风家规、习惯、乡规民约、教化等方面的积极精神价值。二要不断增加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具体的决策和实践中要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给农民之所需”,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牢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三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虚心接受农村社会各类群体对党组织的监督与批评,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威。四要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转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要牢牢把握党对农村社会治理的领导权、主动权,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整合,引导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等各类主体和力量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好各自的功能和作用。五要树立权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生态。村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在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层面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主动同一切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划清界限并进行批判和清理,坚决遏制地痞村霸势力和封建迷信活动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干扰和破坏,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基础。简介李新(1972年12月-),男,安徽界首人,中共安徽界首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领导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