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现今有关明代屯田的著述中,提到商屯的甚多,但对其做进一步分析的则甚少。大多是因为商屯与盐法开中制关系密切,所以关于明代商屯的研究多是将其附属于盐业史范畴,而对它的专门研究反而较为薄弱。笔者认为,明代商屯的兴衰缘由,还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通过这种分析,或许我们能够更加明了明代商屯的变迁轨迹及其影响。本文即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粗浅的尝试。
简介:
简介:本文利用《清宫内务府奏销档》满文档案,对清官乳母(保母)问题作进一步探考。重点考察乳母乳公满汉称谓、乳母人选、乳母优礼等相关问题。同时,就乾隆帝优礼乳母要遵行“满洲之礼”的谕旨加以分析,以说明满汉文化在清官制度上的融通。
简介:从文化记忆的角度,以屯堡最具标志性的地戏仪式为中心,考察屯堡人的文化记忆及其对屯堡文化空间的建构作用。通过研究,认为屯堡人保持着“王朝武士”“江南祖地…‘征南平边”“儒家礼制”的文化记忆,这些记忆建构了屯堡族群文化空间,而反过来文化空间亦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记忆。在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认为屯堡人的记忆是一种“定向记忆”,由此尝试性地探究“定向记忆”概念的人类学含义及其研究意义。
简介:在自成一体的藏传佛教文化圈内,由于宗派众多,源流不一,其情形非常复杂,但都将度母这个形象视为是拯救众生大苦大难的保护神。譬如在1989年布达拉宫维修开工时,曾邀请哲蚌寺格龙阿旺达娃为首的19名僧人,色拉寺格西土登白玛为首的20名僧人,加上布达拉宫朗杰扎仓的集会大殿用为时6天半的时间吟诵《甘珠尔经》108部和《度母经》10万次等说明了度母形象有何等样的崇高。其原因有以下6点:
简介:透过对于特定时代和学术背景的理解,本文以民国时期川西北理番四土、五屯为例,描述和解读了该地区的社会文化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当地各族群渐渐纳入现代国家视野的情形。本研究认为,在族群区域研究的视角中,应重点关注清季以降、民国时期的民族调查研究与实践,此研究路径既可弥补族群实体论和族群建构论阐释力的缺陷,又可更加清楚地展示中国族群的历史与现状。
简介:中国西南边疆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跨国族群之间借助地缘的便利,持续着亲密的血缘、亲缘交往,从而塑造了两国边民之间特殊的共享社会资源、和睦共处的生动画面。以那坡县那孟屯边民跨境谋生个案为例,以文化策略为视角,运用经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时代边民的谋生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此探讨边民如何借助身边有限的文化资源.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升为一种文化策略的发生,最后演化为传统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简介:以六巷花蓝瑶社区为田野点,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来探究作为大传统文化代表的国家权力,在乡土民族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历史作用;调查发现,国家权力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上始终是最重要的政治性、经济性动力,地方族群文化在被纳入全国化、全球化过程中,受国家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深远。
试述明代商屯的变迁
满族屯嘎查的查干敖包祭祀文化研究——以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嘎查为例
清朝皇帝的保母续考
地戏仪式与定向记忆:屯堡人的文化空间建构
谈谈藏传佛教中的度母形象
民国时期理番四土、五屯之社会文化研究与实践
《目连救母经》对蒙古文学的影响
跨境谋生:现象与策略——以广西那坡县那孟屯中越边民跨国谋生个案为例
权力与文化:花蓝瑶社会变迁的新视角——来自六巷屯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