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总结一例中心静脉导管脱落患者在超声介入下行右心导管+PICC脱落管取出术的诊治流程、术前监测方法及术后护理。患者急诊入院后,立即给予平卧位,制动,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在急诊局麻下行右心导管+PICC脱落管取出术。术后给予腿部制动,抗生素药物治疗。关键词:鼻咽癌中心静脉导管超声介入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将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输液方法。材料为高等级医用硅胶,由于它质地柔软、有弹性,不限制患者日常活动、留置时间长,避免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解决了慢性病患者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TPN以及高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1]住院和门诊的患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同时,穿刺部位渗血、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感染、静脉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也不可忽视。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术患者共32例,其中有一例患者PICC管断入体内,在超声介入下行脱落管取出术。介入性超声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
简介:摘要开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使用越来越普遍,本文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吉西他滨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同期化疗,吉西他滨同期化疗方案每周1次吉西他滨250mgm2,15例患者分别完成6个周期的吉西他滨每周化疗。3D-CRT放射治疗计划照射剂量6MVX线DT60-65Gy,2Gy次,1次天,5天周。结果15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胰腺癌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为6.7%(115),部分缓解率(PR)为26.7%(415),总有效率(CR+PR)为33.4%(515),无变化和进展(NC+PD)占20.0%(31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93.0%(1415),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26.0%(415)。疼痛缓解率为80.0%(1213)。1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22(10~28)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3.0%(515)和13.0%(21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不良反应为大多数患者耐受,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较好方法。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为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ICU住院患者中63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感染的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菌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631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188例,发生率为29.7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手术切口和创面感染。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入住ICU病房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合并疾病等因素无关(P>0.05)。患者年龄>60岁、入住ICU病房时间>11d、接受侵袭性操作等是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共从感染者标本中分离出各类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5株,占比为62.06%;革兰阳性球菌85株,占比为30.14%;真菌22株,占比为7.8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临床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大部分的耐药率超50%。结论ICU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分析掌握导致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摸清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癫痫是脑肿瘤的常见症状,也可是其最早和唯一的临床症状。对于持续癫痫患者必须加强护理管理,一旦处理不当,则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目的 探讨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9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满意19例,较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90.0%;对照组满意14例,较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的全面护理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对老年患者的影响,保证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有效的进行治疗,创建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
简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且情况危急,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观察和查体对病情做出快速的评估和对危及患者生命的病症及时进行处理,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目的总结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中心医院进行医治的5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急诊初评和固定止血等相应处理,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其他护理。结果5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在经过骨科医生的积极抢救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其中41例患者病情稳定后收治入院进行治疗,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病情也得以控制,剩下的3例患者均死亡,其中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1例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导致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4.23%。结论在进行抢救的时候,护理人员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康复和提高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探讨护士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指导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康复的影响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健康指导前言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交通事故发生的逐年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简介:摘要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羊水栓塞患者并发症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从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接受的羊水栓塞患者中,抽取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率程度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出现血压下降情况。结论在羊水栓塞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盲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恶心、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家属满意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6.3±3.6)分、GCS评分为(13.60±4.23)、家属满意度为93.3%;常规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9.3±3.5)分、GCS评分为(11.26±3.56)、家属满意度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及SF-36评分,使患者感受到舒适有效的临床护理体验,对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