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学宫文化,是梅州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学宫文化作为一种无意识传播的文化载体,会给梅州的校园文化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当代梅州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吸收了学宫文化中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传统精神,推动了梅州地区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关键词学宫文化;校园建设;影响;梅州(一)梅州的学宫文化及其特点学宫,是唐代之后的官办教育机构1,学宫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对当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岭南地区也早早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在宋代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学宫,其中,梅州地区的学宫办学特色鲜明、制度完善,极具研究价值。梅州地区学宫有六个,保存完好学宫有三个,分别是梅州学宫、兴宁学宫和长乐学宫。梅州学宫又称孔庙,坐落在广东梅州梅城江北,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凌风西路南门考院前,梅州学宫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年间,知州滕元发初建州学于梅城西区。兴宁学宫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兴民中学内,建于明成化年间。长乐学宫位于五华县,为古代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是嘉应五属中规模最大的学宫。首先,梅州的学宫都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体制上建设完备、功能齐全。清朝时,设有大成殿、明伦堂,供讲学之用。明伦堂设有东西两斋房,供人居住以及存放祭器和书籍。大成殿右有尊经阁,作藏书用,甚至还有馔堂提供伙食。西庑西北边有射圃和箭亭,供武举之用。明清时期,学宫的直接负责人为教谕,是县学的最高长官,负责掌管学宫中的文庙祭祀和教育所属生员的任务;训导则是辅助教谕的助手,负责具体的学宫教育事务。其中,兴宁学宫设教谕和训导各一名,教谕一般是举人出身,训导出身或为举人或为贡生。2其次,梅州学宫的历史悠久、学风纯正。梅州的学宫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作为早期有影响力的“大学”,文化建设鲜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生,大力创造了优秀的传统儒家精神。学宫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其中对当地影响最深的就是“科举”,儒家要求积极的入世精神,致使当地学子纷纷为民请命、分忧,源源不断地到学宫求学,梅州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当地一直以来的“耕读”传统息息相关。学宫教官的俸薪及生员的日常花销,也有部分来自于学田收入。3(二)学宫文化对当地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梅州的学宫虽然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学庙”的性质和教育功能,但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及学宫内的营造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对当地的校园文化建设仍旧保存着极大的积极影响。4例如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嘉应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示范教育,打造师范教育品牌。其次是随着孔孟等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体系比例不断扩大,国学教育逐渐成为热门,学宫文化作为儒学文化的代表和载体,更加扩大了国学教育在当地文化的影响面。此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模仿能力非常强,老师需要言传身教和从国学的魅力方面进行灌输和引导,提升国学课堂的趣味性。学宫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可以作为教育的催化剂,使得语文学科的建设更加全面化、多元化,使学生内心深处爱上语文,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第三是梅州的学宫文化促进了当地教育的不断改革。学宫文化历久弥新,虽然在战火中遭到破坏,但是得到了各界人士捐资捐款修复和革新。受到学宫文化的影响,当地教育部门为了提升教育实力,一直在加大对教育的支出和扶持力度。当代社会的生活背景下,经济飞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很多学校的教育观念创新性比较低,会出现跟风现象,一个地方的教育风格是“衡水模式”,那么其他学校也会纷纷效仿。而在学宫文化的影响下,创新是当地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梅州客家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有许多成果,特别是对音调、艺术特征、唱腔和传统传承方式等方面。梅州市积极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该活动是由梅州市教育局、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梅州市文广新局联合各试点学校举行的一次客家山歌走进梅州市中小学传承行为。5此外,梅州市加强了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领导,各顶点学校成立了足球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第二责任人,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在公共体育方面也给予了足球项目大力支持,让“足球走进校园”依托足联开展梅州市展翅计划,培养一批自身素质过硬的足球教练。(三)总结总之,梅州的学宫文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上突出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当地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国学兴趣,树立了朴实的学风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了建筑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继承下去,就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学宫内各种设施、综合开发,要发挥学宫的真正价值,加浓学宫文化传承。参考文献1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2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3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4王志远.孔庙遗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A.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年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传统建筑与非遗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20174.5杨嘉骏.继承弘扬发展D.贵州师范大学,2017.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透风装置对打叶复烤风分器内部风场的影响并基于风场优化复烤打叶风分器工艺。方法探索风场均匀性对复烤打叶风分器工艺的影响,再次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法、风场矢量模拟法以及实测认证法,研究透风装置的风阻大小对复烤打叶风分器舱内风场影响,以及透风装置的形态与风分器舱内风场变化的关联性,并对复烤打叶风分工艺进行深度优化。结果采用网带作为透风装置,其风阻仅为冲孔网板作为透风装置的45%,且网带上表面区域内风场密集型涡流显现明显减弱,风分器舱内内风场均匀性明显提高。结论该研究证实透风装置是影响风分器舱内风场均匀性的重要因素,采用网带作为透风装置能够为风分仓创造稳定且均匀的风场状态,进一步为复烤打叶风分工艺优化研究提供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