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肯定叙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同时,也肯定抒情性作品中的“典型情绪”、“典型感受”之类,这种对“典型”范畴的“泛化”阐释,使之具有开放性的理论态势。在新时期以来的各种文学理论教科书中,普遍采取了这种阐释模式。在我看来,“典型”范畴的“泛化”,实在是文学理论的若干重要进步之一,为重新认识“典型”的涵义及其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打开了缺口,是典型理论深化的关键性契机。但是,最近却听到对典型泛化的殷忧之论,蔡子谔同志的《不要淡化典型》即是一例。他认为,“典型”范畴泛化,“难免使典型繁琐化,最终使它陷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窘境”。他还进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与典型的泛化现象有千丝万缕联系且联袂而至的,便是弱化典型、淡化典型的主张。”(见《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第4期)蔡文的殷忧已受到社会的重视,《新华文摘》今年第一期,就在报刊论点摘要中介绍了蔡文的基本论
简介:人口普查是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所以,人口普查也被称为“国情普查”或“国势调查”。 一、世界人口普查 从国际上看,早在公元前4500年,巴比伦王国就举办了全国性调查,按族登记人口。公元前2900年,在埃及,开始每两年清查一次全国人口,公元前1600年,希腊开始了人口登记,公元前600多年,印度已估算了全国人口数量。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进行人口和财产调查。以后,罗马统治者都明文规定,在其领域内每五年举行一次专门的户口调查,被称为古罗马的国势调查。 美国1790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现代的人口普查。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世界上的人口普查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人口普查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90年至1829年,这是世界人口普查产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共有美国(1790年)、英国(1801年)、法国(1801年)、哥伦比亚(1825年)等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人口普查。普查所包括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2%。在这以前虽然有些国家曾进行过人口调查,但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开创...
简介: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诞生地,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其建筑宏伟,瓦皆镏金,宏敝壮丽,在藏史上称为“世界一庄严”,是广大信徒心往神驰的圣地,蒙藏人民都以来此朝拜为荣。塔尔寺,因供奉纪念宗喀巴大金塔而得名(藏语称为“贡本仙巴林”,意为10万佛身慈氏洲即弥勒佛殿)。清乾隆帝曾赐名“梵宗寺”。寺院占面积600余亩,僧舍房屋多达9,300余间,殿宇殿堂有52座;最盛时喇嘛有3,600余人,迄至解放也还有1,900余人。塔尔寺,历史悠久,所藏历代文物丰富,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1961年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十分重要,是联系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