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2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简介:在回顾干旱与旱灾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若干干旱指标、管理模式与政策法规作了简述。国际干旱管理的总趋势是由过去被动的应急抗旱和危机管理模式向主动的风险管理转变。通过归纳国际几种不同的典型干旱管理模式和部分法规细则,本文提出我国欲走科学化的干旱管理道路须制定明确的干旱管理目标与量化标准,须维持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与可持续能力,切实恢复和保护地下水、将地下水作为抗旱战略储备物资,走量化管理之路。国务院近期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为我国抗旱工作的法制化奠定了基础。国际上一些干旱管理法规的实施细则对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规建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Copula是一种构造多元联合分布和分析随机变量间相关结构的重要工具.对2005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Copula在干旱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当前Copula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继续研究方向.首先,高维Copula函数的参数估计不够精确,虽然高维Copula构造方法如嵌套法、混合法、条件混合法等对参数估计有本质上的简化作用、基于Bayesian理论的Copula参数估计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明显改进,但在计算量、置信水平、样本量等需求上仍存在取舍,高维Copula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仍是Copula理论研究中的难点;其次,干旱特征对时间具有较强敏感性,使得Copula函数应用于干旱问题需要具有时变性,时变和空间变化Copula理论能综合时空维度对干旱进行全面分析,这将是未来Copula研究的方向之一;最后,Copula方法能被应用于诸多方向,还需要更加发散地将Copula方法与其他框架相结合.
简介:为了合理评估区域干旱灾害风险,以岷江流域14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降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阈值为变量设定3种游程截取水平识别干旱,然后利用经拟合优选的Copula函数构建干旱历时与干旱烈度的联合分布,并进行概率分析和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GumbelCopula函数对整个流域的拟合效果最优;利用GumbelCopula函数分析二维条件概率P(S≤60mm|D≥3月),3种截取水平的发生概率从流域东南到西北递增;联合重现期结果显示流域东北部和南部一带的旱情比中西部严重,而同现重现期结果则显示流域西部的旱情比东部严重;联合重现期比同现重现期的空间分布更稳定,任意一种截取水平下的联合重现期都比较接近。研究结果可为游程理论截取水平设定、Copula函数优选以及多变量干旱分析提供依据。
简介:利用天山西部地区9个县市气象站近50年的降水、气温和水面蒸发观测资料,确定适合该区的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区干旱指数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两种方法统计,研究区的气候类型为半湿润一半干旱区,其年干旱指数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性和年际变化。近50年来,各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各分级年干旱指数发生的频次及频率也不尽相同,半湿润区湿润化程度较高,而半干旱区的年度和夏季的干旱化程度高,春、秋两季干湿化程度则基本相近。研究区50年以来的平均年干旱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夏季干旱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可以初步认为,水面蒸发量的显著减少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