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专车在技术、服务方式、车辆供给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了出租车的构成要件,可定性为交通运输网络车辆。专车可实现满足乘客多元出行需求、促进共享经济发展、提高管理效率、节能减排等社会经济价值。专车的市场失灵表现不同于出租车,除公共安全风险难以避免外,过度竞争、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等均可自行避免。基于此,建议对专车构建不同于出租车的监管架构,确立安全—效率—秩序相平衡的监管目标和放松监管理念下的协同监管路径,采取放宽市场准入、设立新型牌照许可,取消数量与价格管制,实施商业合同式的人事管理制度及建立适当的安全机制等监管措施,明确监管主体的监管责任。
简介:基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过高受到广泛质疑和央企高管薪酬受到管制的背景,研究行业垄断、薪酬管制对上市公司高管货币性薪酬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垄断依然会显著提高公司高管的货币性薪酬,现行的薪酬管制政策能够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其效果也明显好于一般公司治理因素。公司绩效可以显著提高高管的货币性薪酬,这与以往国内的部分研究结果相反。监事会规模可以显著约束高管的货币性薪酬,但高管持股比例、独董比例却没有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因此,应当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完善薪酬管制,加强信息披露;改革高管薪酬制度,实施股权激励;改进公司治理,明确职责和权限,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
简介:区别于以往文献从内部控制与信息不对称的正面静态视角考察投资者决策行为关系,本文基于现实投资者风险感知的复杂性,从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复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的双重动态视角,考察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环境下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加重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了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并增加了融资成本,但是随着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财务报告质量得到提高,融资成本下降;进一步引入内部控制监管后发现,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加强可以加快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进度,显著提高内部控制治理能力,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弱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感知,降低融资成本。研究表明,在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自我完善动力不足、制度自信与自觉不理想的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外部监管力度,提高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自省与自律,真正实现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及其会计信息的保障作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
简介: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监管强度的双重门槛特征。当环境监管强度较低与较高时,FDI数量与质量对环境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面或不显著;当环境监管强度处于合理水平时,FDI数量对环境效率的负面效应减弱,FDI质量对环境效率有正面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合理的环境监管、提高外资企业环境准入门槛、鼓励环保型外资企业进入等方面的协同努力,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