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公共支出结构对环境质量的综合效应分解为六个部分: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预算效应和收入管制效应。理论分析发现,如果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收入和管制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将改善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基于地市一级的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了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显著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该影响效应具有持续性。一个具体传导机制是:在技术、消费偏好和收入管制效应压力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增加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污染治理力度的增强提高了环境质量。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的支出重点应该转向教育、科技等社会性服务领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目标。
简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管理是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的基础和终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首要关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重要的环节和切入点。利用质量屋和质量功能展开提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系统评价新方法,以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水、土、气、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产技术等作为质量需求特性,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屋,分析农产品产地环境影响因子对农产品生产生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及隐患,解决存在产地环境因子交互作用时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难题。结合山东省蔬菜农产品示范基地观测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系统评价方法,由于同时考虑产地环境质量需求驱动和环境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更科学。
简介:基于生产渠道视角下的劳动生产率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劳动技术替代效应和基于消费渠道视角下的消费需求递减效应、环保意识增强效应,就人口老龄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1990年~2012年的多国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对这五方面的效应进行逐一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有助于环境质量改善,稳健性检验显示该结论稳健可靠;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劳动力技术替代、降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和践行环保行为等路径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优化、消费需求递减、环保意识增强和劳动技术替代。但人口老龄化也可能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进而不利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此,中国应做好政策设计,充分发挥人口老龄化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应,促进环境质量优化,实现绿色发展。
简介:本文通过在CopelandandTaylor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引入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东道国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进入的环境影响取决于东道国的环境管理政策类型、外资企业的部门流向与产业分布,以及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治污技术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外资进入东道国污染密集型部门时必然会带来污染排放的增加;当外资进入清洁型部门时,在环境政策外生时东道国污染变化是不确定的,在环境政策内生时污染排放则保持不变。本文研究也表明外资企业的治污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性,发现外资进入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治污技术、内资企业的治污技术学习效应都有利于抑制东道国污染排放。
简介:摘要院本文通过对各个农村试点村庄3年来调查资料的汇总,参阅了其他相关资料,并对连续三年试点村庄各类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以争取对关中西部的农村地区整体生态现状有一个较科学的判定。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一些合理和可行性建议,以达到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