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政府正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和减轻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在2020年9月提出了“双碳”的目标,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低碳社会的转变,不但对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相关技术的突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关石油企业围绕“双碳”战略的实施,加速了能源结构的转变,建立了低碳的资产结构,通过传统的“油气”和“负”的碳技术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石油工程企业包括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炼油、化工、销售、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形成,在经济上关系密切,彼此依赖的企业团体。要达到“双碳”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各大石油企业的背景调查,加强交流、沟通与协作,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石化行业向绿色转变,建立低碳能源供给系统。
简介:2016年~2025年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也是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的十年,因而预测制造业的碳排放并做好阶段性控制工作,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Kaya恒等式,引入能源结构、高碳产业比例、人民币汇率、加入WTO等变量,构建制造业碳排放协整方程,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增长与人均增加值、能源强度、能源碳强度、高碳产业比例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再预测出2025年制造业在积极情景、消极情景、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水平及2020年~2025年制造业碳排放的平均增速;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2025年碳排放可能的取值范围进行模拟,得出我国制造业2025年的碳排放水平值;最后依据产业结构失衡度倒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得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构成比例,为制造业、进而为中国经济2020年~2025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勾勒出碳排放路线图。
简介:2015年12月的《巴黎气候协定》并没有包含一个强制的机制,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气候目标与贸易规则之间的潜在摩擦仍然存在。本文将提出一个具体的政策解决方案,既能确保继续遵守核心多边贸易承诺,又允许各国寻求独立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碳减排保障允许对来自没有碳排放定价政策国家的进口品实施边境调节税,作为差别碳排放政策,但这只有在证明国内产业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可实施。这个程序将针对一小部分碳排放密集和贸易敏感型部门,仍将广泛遵守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简称WTO)长期存在的“国民待遇”原则。这个体系也将吸取在目前WTO规则之下,那些出自贸易救济程序而来之不易的教训。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建筑电气系统对碳排放的贡献,以及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全面了解了建筑电气系统碳足迹的现有研究现状,包括国际上先进经验和方法。随后,对碳足迹分析方法展开详尽研究,涵盖了碳足迹的定义、测算方法,以及建筑电气系统碳足迹的具体测算方法,同时强调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重要性。在明确了电力系统、设备制造与运输、建筑运营阶段等方面是建筑电气系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后,本研究提出一系列减排策略,包括提高电能使用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实施绿色设计与选型、推广智能电气系统应用,以及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抵消机制。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不同减排策略的效果,并对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收获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建筑电气系统碳足迹分析与减排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
简介:本文构建了反映各区域不同产业产值变动与国家、区域自身以及其他区域碳强度动态关系的数理模型.研究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全局和局部动态累积碳减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降低碳强度的作用稍大于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发展对GDP的贡献要小于其对CO2排放量的影响:从即期效应看.西南区域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和第二产业产值减少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较大,南部沿海第三产业产值变动碳减排效应也较大,此区域对全国碳减排目标实现区域有较大动态累积作用:京津区域为短期内产业结构变动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从累积效果看,西南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碳减排潜力较大。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碳排放易受其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
简介:摘要:低碳减排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企业的低碳经营将成为趋势,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低碳减排。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本文对国有企业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低碳减排背景下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