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折边模是将、外板的外轮廓咬合在一起的专门设备,主要用于生产汽车门板及前后盖总成。外板表面在预折、终折过程中会发生变形,而不受控制的变形可能会造成表面缺陷。按照过去的方法,一般通过胎模型面的堆焊补偿来解决零件表面缺陷,但是该方法具有明显的缺点,它不仅降低了胎模硬度。

  • 标签: 零件表面 优化作用 补偿 型面 边刀 表面缺陷
  • 简介:采用选晶法在真空定向凝固炉中,制备了C含量分别为0.019%、0.048%、0.074%和0.094%的单晶高温合金,合金表面吹沙后分别在1250、1300℃进行真空热处理,研究不同C含量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C含量升高,碳化物含量增多,其形态由块状转变为骨架状、发达骨架状;随着C含量增加,合金再结晶层深度无明显变化趋势,这表明碳化物合金再结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再结晶厚层深度明显增加;C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抑制作用与形成碳化物的形态和密度有关,在合金表层形成高密度的碳化物,从而对再结晶晶界形成钉扎作用,阻碍晶界的迁移,能够起到抑制再结晶的作用。

  • 标签: 单晶高温合金 C含量 再结晶
  • 简介:商用车半轴锻造时普遍采用感应加热与红外测温仪测温方式,按节拍加热,加热到时I口J间(节拍)后测量温度。目前这种方式加热到设定时间后,有时会出现两种问题:有的温度过高,超过工艺要求的上限温度,使得半轴报废;有的加热温度过低,达不到工艺要求的下限温度,不能锻造,需分捡出来,造成了材料与人力的极大浪费。如何在加热过程中实时检测温度,实现温度可控,且半轴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范围时,自动出料,避免半轴过烧,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残品废品,是提升半轴产品质量亟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加热温度 自动控制技术 半轴 锻造 应用 工艺要求
  • 简介:本文研究了经不同锻造工艺锻制的Ti-30Zr-5AI-3V合金棒材的四类显微组织:魏氏组织、网篮组织、双态组织和等轴组织。通过相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研究不同显微组织对应的室温和400℃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30%的zr元素不会影响两相钛合金的相组成,通过适当的工艺可以获得魏氏、网篮、双态和等轴四类两相钛合金典型的组织类别;Ti-30Zr-5Al-3V合金的室温强度约在1100MPa以上,但延伸率很低,只有1O%左右;Ti-30Zr-5Al-3V合金的400℃高温强度可达900MPa以上,延伸率在9%~16%,400℃高温拉伸时的屈服强度约为700MPa。

  • 标签: 两相钛合金 显微组织 锻造工艺 性能 双态组织 室温强度
  • 简介:针对23Co14Ni12Cr3Mo超高强度钢材料,研究喷丸强化其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白光干涉仪等设备,分析喷丸强化试样表面形貌、粗糙度、硬度、残余应力、元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后,试样表面留有大量弹坑,产生明显塑性变形;表面粗糙度增大,算术平均粗糙度为1.33μm;硬度显著增大,最表层硬度由喷丸前的HV476增加至HV497,硬化层深度约150μm;试样表层的残余压应力值由375MPa增加至475MPa,最大残余压应力值约518MPa,位于距表面50μm深度处,喷丸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层深度约为134μm;喷丸后试样中C、Si、Cr等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均略有增加。喷丸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23Co14Ni12Cr3Mo钢材料的表面性能,有利于提高其疲劳抗力和耐腐蚀性。

  • 标签: 喷丸 23Co14Ni12Cr3Mo超高强度钢 粗糙度 硬度 残余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