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对高炉喷吹煤的燃烧性、着火点、爆炸性、发热值、流动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南钢高炉经济喷煤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及优化方向,有利于提高煤燃烧率、提高煤比,降低铁水成本。

  • 标签: 高炉喷煤 燃烧性 着火点 爆炸性 发热值 流动性
  • 简介: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逐步取代汽油车的前景已经越来越明朗。德国大众尾气排放"作弊"事件曝光后,这一进程还将加快。虽然目前具体的技术路线选择还不确定,但无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汽车还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最终的方向都是以电力驱动行驶。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用电池取代了油箱。动力电池部件不仅自重大,而且需要特别防范摩擦、碰撞、穿刺、进水等安全风险。因此,

  • 标签: 动力电池 汽油车 氢燃料电池 路线选择 战略发展方向 聆风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球团球工序的改造情况及效果,包括:球盘本体、边刀、刮主刮刀、副刮刀、加水点、球盘的角度调整及其它辅助设备改造。改造后,单台球盘的运行作业率比之前每月提升了20%,球盘的成球率提升到了40t/h。

  • 标签: 造球盘 运行成本 改造 陶瓷刮刀 生球质量
  • 简介:以金属铜箔和镍为原料,采用涂覆法制备出Ni—Cu多孔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原予力显微镜(AFM)等设备对所制Ni-Cu薄膜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进行表征。通过压泡法对所制多孔薄膜的通量及孔径进行测试,并探讨薄膜的成孔机理。研究表明:所制备Ni-Cu多孔薄膜厚度约为50μm,平均孔径约10girl;涂覆面通过Ni的松装烧结形成多孔结构;铜箔一测的孔是由于Kirkendall效应所产生的空位沿着晶界扩散在表面聚集而成。

  • 标签: Ni—Cu 多孔材料 Kirkendall效应
  • 简介:采用编织-料铺填法制备Cf/ZrB2预制体,经过“浸渍-炭化”制得C/C-ZrB2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ZrB2颗粒由树脂炭包裹,在C/C-ZrB2复合材料内部均匀分布。材料的氧化质量损失率随氧化时间延长呈线性增长,在1100℃温度下氧化10min和60min后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67%和20.47%。该材料的抗弯强度为81.1MPa,氧化10min后抗弯强度仍保持在氧化前的80%,氧化前后均呈假塑性断裂模式。ZrB2体的加入可显著改善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等离子烧蚀120s后,其质量烧蚀率和线性烧蚀率分别为0.30mg/s和8.75μm/s。玻璃态ZrO2的阻氧作用以及B2O3的挥发吸热是复合材料主要的抗烧蚀机理。

  • 标签: C/C-ZrB2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能 抗弯强度 等离子烧蚀
  • 简介: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与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6%的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胎体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胎体材料的显微硬度、组织和成分,研究混工艺对胎体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磨的混工艺时,所得胎体材料含有更多的铜锡固溶体,胎体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磨混的分别提高186.20MPa(含4%Sn)和215.30MPa(含6%Sn);与之相比,采用将Cu和sn混合球磨后再加入其他粉末的混工艺制备的胎体,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磨后sn附着在Cu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的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压成形率;随胎体中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胎体的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和896.1lMPa提高到883.18、986.22和1098.48MPa。

  • 标签: 热压 Cu基胎体 球磨 固溶体 硬度 组织
  • 简介:阐述转炉渣对精炼造渣的影响,分析钢水中酸溶铝不稳定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整套LF炉白渣工艺流程。说明白渣工艺对控制酸溶铝含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LF精炼 白渣 酸溶铝 工艺控制
  • 简介:选择不同粒径的6061A1粉末和SiC颗粒,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含35%SIC体积分数的SiCo/6061AI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级配比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粉末的粒径级配比可影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当增强体颗粒粒径为15μm时,随基体6061粉末与SiC颗粒粒径比降低,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越来越均匀,抗拉强度提高:当基体6061A1粒径为10Bin时,随SiC颗粒粒径减小,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均匀性降低,但抗拉强度提高。并建立了理想的复合粉末颗粒分布模型,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Slipenyuk公式计算结果接近。

  • 标签: SiC/606 1复合材料 颗粒粒径 粒子分布模型 颗粒级配 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