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轴承套圈进行组织、夹杂物分析后发现,超精后套圈沟槽内的凹坑处碳化物颗粒较少造成局部的软点;凸起处碳化物颗粒较大且聚集产生局部的硬质点。金相分析表明,这种微观区域的硬度不均匀是造成超精磨工序中精度无法保证的原因。

  • 标签: 碳化物 GB/T 18254-2002 非金属夹杂物
  • 简介:对高炉喷吹煤的燃烧性、着火点、爆炸性、发热值、流动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南钢高炉经济喷煤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及优化方向,有利于提高煤燃烧率、提高煤比,降低铁水成本。

  • 标签: 高炉喷煤 燃烧性 着火点 爆炸性 发热值 流动性
  • 简介:针对20mm以下不锈钢板由于其表面缺陷修时产生的高温致使板面产生瓢曲变形以及修产生的钢削容易对板面造成划伤的难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不锈钢板表面修降温除尘系统装置。安装此装置后,不锈钢板面质量及板形都有了很大提高,表面不合格废品也大大减少,使得不锈钢板表面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

  • 标签: 不锈钢板 表面修磨 降温除尘技术
  • 简介:12月14日,目前国内完全独立成套设计生产并投用的最大规格φ7.9×13.6m双驱溢流型球磨机和φ11.0×5.4m双驱半自机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新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表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这两大机,填补了国内特大型机空白,可替代进口产品。以孙传尧为主任委员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中信重工研制用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二期工程的这两大机,解决了大型铜瓦等机关键件磨损等问题,具有设备运行可靠、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维护方便、运转率高等优点,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大型磨机 成套设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制造 溢流型球磨机 成果鉴定
  • 简介:采用编织-料铺填法制备Cf/ZrB2预制体,经过“浸渍-炭化”制得C/C-ZrB2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ZrB2颗粒由树脂炭包裹,在C/C-ZrB2复合材料内部均匀分布。材料的氧化质量损失率随氧化时间延长呈线性增长,在1100℃温度下氧化10min和60min后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67%和20.47%。该材料的抗弯强度为81.1MPa,氧化10min后抗弯强度仍保持在氧化前的80%,氧化前后均呈假塑性断裂模式。ZrB2体的加入可显著改善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等离子烧蚀120s后,其质量烧蚀率和线性烧蚀率分别为0.30mg/s和8.75μm/s。玻璃态ZrO2的阻氧作用以及B2O3的挥发吸热是复合材料主要的抗烧蚀机理。

  • 标签: C/C-ZrB2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能 抗弯强度 等离子烧蚀
  • 简介: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与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6%的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胎体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胎体材料的显微硬度、组织和成分,研究混工艺对胎体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的混工艺时,所得胎体材料含有更多的铜锡固溶体,胎体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的分别提高186.20MPa(含4%Sn)和215.30MPa(含6%Sn);与之相比,采用将Cu和sn混合球后再加入其他粉末的混工艺制备的胎体,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后sn附着在Cu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的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压成形率;随胎体中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胎体的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和896.1lMPa提高到883.18、986.22和1098.48MPa。

  • 标签: 热压 Cu基胎体 球磨 固溶体 硬度 组织
  • 简介:选择不同粒径的6061A1粉末和SiC颗粒,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含35%SIC体积分数的SiCo/6061AI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级配比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粉末的粒径级配比可影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当增强体颗粒粒径为15μm时,随基体6061粉末与SiC颗粒粒径比降低,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越来越均匀,抗拉强度提高:当基体6061A1粒径为10Bin时,随SiC颗粒粒径减小,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均匀性降低,但抗拉强度提高。并建立了理想的复合粉末颗粒分布模型,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Slipenyuk公式计算结果接近。

  • 标签: SiC/606 1复合材料 颗粒粒径 粒子分布模型 颗粒级配 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