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时深转换作为联系地震与地质桥梁,是地球物理研究一大热点.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对时深转换要求逐渐提高.渤海Q油田目的层明下段曲流河沉积,具有典型低幅度构造特征,且地层速度横向变化较大,具有明显低速异常特征.这两方面特征增加了该油田时深转换研究难度.针对常规速度建模方法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种子点约束空间插值平均速度场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地震资料并结合测井及地质分层,来确定低速异常带分布;然后根据速度异常量大小,在低速异常带范围内设置种子点并结合井点处速度,进行空间约束插值,进而建立速度场并用于时深转换.从实际钻井情况来看,该方法预测精度较常规方法有了较大提高,并取得了良好实际应用效果.

  • 标签: 时深转换 低幅度构造 速度异常 种子点 空间插值
  • 简介:为了阐明Muglad盆地Fula凹陷AbuGabra沉积砂体分布特征,明确Fula凹陷中央转换带对岩性油藏勘探意义,利用地震、测井、录井资料识别典型地震层序和单井层序边界,将Fula凹陷AbuGabra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命名为SQa1~SQa5。在层序格架建立基础上分析地层厚度分布特征,认为Fula凹陷AbuGabra西南厚、东北薄,这种格局形成与位于Fula凹陷中部中央构造转换带关系密切;中央构造转换带影响了AbuGabra沉积时期盆地结构、古地貌、沉积相带和层序内部充填,进而影响了Fula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目标的优选。研究表明,中央转换带北段西侧扇三角洲和浊积体,以及东侧三角洲、南段东侧辫状河三角洲及其前端浊积体、滨浅湖滩坝可作为油气勘探优选目标。

  • 标签: 层序地层 构造转换带 勘探目标 Abu Gabra组 Muglad盆地
  • 简介:致密油可划分为页岩油、互层或夹层型致密油和邻源型致密油3种,根据它们地质特点和成藏机理建立成藏模型。结果认为:页岩油成藏过程很特殊,既没有经历二次运移也没有进行初次运移,只发生原始运移:互层或夹层型致密油属于自生自储型,是初次运移结果;邻源型致密油是一种过渡型油藏,介于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之间。是“膨胀力”驱动结果,.基于这种认识,提出“膨胀流”驱动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邻源型致密油数值模型、互层或夹层型致密油自生自储数值模型及页岩油数值计算容积法模型。应用实例证明,该技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致密油 页岩油 裙边油 非常规资源 成藏模型 盆地模拟
  • 简介:页岩储层具有影响因素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强、评价难度大特征,为了确定页岩气储层评价参数权重大小,以重庆南川地区龙马溪页岩,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页岩储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有效厚度、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和渗透率均是影响该区页岩储层质量主要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2579,0.1331,0.1191,0.1496,0.1392和0.2011。通过对各参数进行模糊数学计算得到页岩储层综合评价因子0.41~0.93,并以此为依据预测了南川地区龙马溪页岩气储层分布规律。

  • 标签: 页岩气 储层评价 灰色模糊 龙马溪组 南川地区
  • 简介: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任山区块延长组长2油藏富集规律,利用岩心分析测试、测井曲线以及试油资料,对长2油层沉积微相、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长2油层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由河道砂坝、天然堤及泛滥平原微相构成,其中河道砂坝微相由灰白色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河道砂坝微相砂岩以长213小层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11.6%,渗透率变化较大,发育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较为强烈成岩作用有绿泥石薄膜胶结,自生高岭石胶结及长石、岩屑颗粒溶解作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0.57~0.88,表明砂岩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长2油藏分布受局部构造和供烃条件控制,充足油源供应是长2油气成藏最关键因素,本区西南部靠近长2—长7暗色泥岩发育区,是长2油气最有利富集区。

  • 标签: 沉积相 储层特征 油气富集 长2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碎屑岩古沉积环境直接控制沉积相类型、分布和演化,从而影响优质储层和油气有利区分布。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碎屑岩储层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玛18井为重点研究对象,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仪(XRF),系统测试了下三叠统百口泉(T_1b)415样品40多种元素含量。通过测试数据分析了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古气候、古盐度和氧化还原状态变化趋势及与含油气性关系。结果表明,尽管百口泉自下而上元素丰度和比值有一定波动,但总体表现为温暖潮湿、淡水—微咸水、水体分层不强弱氧化环境,从T_1b_1到T_1b_3温度、湿度和盐度均有增加趋势,另外,Si/Al值与含油饱和度具有一定正相关性。

  • 标签: 元素地球化学 古环境 含油性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 简介:汽油、喷气燃料、柴油等高绝缘液体在输送灌装作业中,会产生大量静电电荷,在储罐、槽车空间有可能发生闪爆事故。除喷气燃料产品采用抗静电剂抑制外,一般都采用限制流速办法来预防。如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4.3.1条推荐:铁路槽车V·D≤0.8;公路槽车V·D≤0.5(V——烃类液体流速,

  • 标签: 静电事故 喷气燃料 闪爆事故 游离水 过滤槽 抗静电剂
  • 简介:致密油资源评价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专家对其资源潜力和规模认识差异较大。三塘湖盆地芦草沟属典型致密油,烃源岩厚度、成熟度和总有机碳含量均是控制油气富集主要因素。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建立了三塘湖盆地芦草沟致密油有利区分级地质评价标准,优选出油气勘探3级评价区。以EUR(EstimatedUltimateRecovery)分级类比法资源评价关键参数研究核心,应用油井产量递减规律进行不同评价区单井EUR值求取,运用合理开发井距法、探边测试法和微地震裂缝监测法3种方法开展了井控面积参数研究,并进行了多方法相互印证,保证了评价结果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价结果已应用于勘探生产中,有效地指导了油气勘探部署,该方法对其他致密油评价区也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致密油 资源评价 EUR分级类比 井控面积 可采资源量 芦草沟组
  • 简介:准噶尔盆地中拐—玛南地区上乌尔禾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砾岩,具有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低特点。砂砾岩储层关键控制因素泥质含量,根据泥质含量对上乌尔禾砂砾岩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含泥砂砾岩和富泥砂砾岩。利用单一测井曲线难以有效识别研究区泥质含量,根据常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利用中子测井曲线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幅度差来拟合砂砾岩储层泥质含量曲线,再经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来预测砂砾岩优质储层平面展布,实现了砂砾岩储层定量化预测。经过钻井证实,这一方法预测结果符合率较高,油气显示良好,展示了本区良好勘探前景。

  • 标签: 扇三角洲前缘 砂砾岩 泥质含量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上乌尔禾组 准噶尔盆地
  • 简介:为了查清储层发育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手段,结合测井、孔渗资料,研究了塔中顺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一间房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岩、微晶灰岩、藻黏结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洞和裂缝为主,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一间房储层基质孔隙度最小值0.20%,最大值3.90%,平均1.52%;渗透率最小值0.003mD,最大值5.84mD,平均0.62mD,储层基质物性较差,以发育Ⅲ类储层为主;一间房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岩溶)作用、破裂作用,其中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均是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

  • 标签: 一间房组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 简介: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火山岩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明确勘探方向,有必要建立火山岩岩相与地震相响应关系并进行火山岩识别和预测。从钻井岩心和铸体薄片研究入手,在明确研究区火山岩岩性和岩相特征基础上,通过详细井震标定,结合目的层地震反射特征,归纳出岩相与地震相响应关系,进而开展了火山岩储层预测。研究表明:哈尔加乌火山岩岩相以溢流相、火山岩沉积相为主;地震反射主要表现为弱振幅空白透镜状反射相、中—弱振幅弱连续丘状反射相、中—强振幅中连续层状反射相;岩相识别和预测认为哈尔加乌火山岩具中心式喷发特征,火山体呈层状或锥状,且具陆上和水下喷发并存特征。结合成藏条件,认为中距火山口杏仁状熔岩分布区是有利勘探区带。

  • 标签: 火山岩 岩相 地震相 溢流相 三塘湖盆地
  • 简介:储集层是控制油层分布重要因素,储集层特征研究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环节。通过对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GB区块沙三^3亚段Ⅴ油层储集层特征分析以及G32-19井岩心实验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数据剖析可以看出,沙三^3亚段Ⅴ油层储集层沉积成因类型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坝与席状砂微相,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碎屑分选、磨圆程度差,搬运距离短,岩石结构、成分成熟度低,呈现近物源、快速沉积特点。此外,储集层物性研究不仅是孔隙度和渗透率单一因素分析,而是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一系列因素综合评价。综合分析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认为,该储集层埋深大(〉4000m),泥质含量偏高,压实、胺结成岩作用发育,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物性变差主要原因;但溶蚀作用又使粒间溶孔发育,是使该储集层物性相对变好因素,导致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因此,对单一储集层,评价其物性优劣,必须从地质构造、沉积相带、岩石类型、成岩阶段、黏土矿物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长百和碳酸盐岩颗粒溶蚀多方面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 标签: 储集层 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溶解作用
  • 简介: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了水平缝形成。结果表明,当浅层油藏垂向主地应力最小时,压裂产生水平缝,深层油藏压裂则更容易产生垂直缝;压后产量增加明显、微地震直接显示水平缝特征,以及生产中不存在二次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窜层返排,均验证了七里村油田浅层压裂产生水平缝;通过将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微地震检测结果与压裂前后产量变化、现场施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能够判断并监测水平缝。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同类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监测。

  • 标签: 压裂水平缝 监测 计算 实验 微地震 压裂液返排
  • 简介:阐明砂砾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微观剩余油控制作用,在325块分析样品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针对砂砾岩大颗粒大铸体薄片分析、核磁共振复杂孔隙结构表征及CT三维立体孔隙空间扫描技术,研究水驱/聚驱条件下砂砾岩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剩余油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比较明显。水驱时含油饱和度在50%~100%所占频率下降快,优先被动用;②聚驱中后期,聚合物堵塞了部分水驱阶段形成水流优势通道,形成活塞式驱动导致含油饱和度在37.5%~50.0%被大量动用。聚驱后剩余油以孤立状分布为主,局部存在连片状;③不同孔隙结构模态在水驱/聚驱剩余油中差异较大。单模态、双模态岩心驱油效率较高,其中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9.30%~18.38%。单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较高,而双模态和复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相当。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以双模态岩心最高,单模态次之。单模态和双模态岩心注入聚合物后,含水率下降可达20%。

  • 标签: 复模态 砂砾岩 聚合物驱替 剩余油 冲积扇 克拉玛依油田
  • 简介:通过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构造、沉积地层和成藏要素分析,系统阐述了其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丽水—椒江凹陷古新世主断陷期分为4幕断陷,其中初始断陷Ⅰ幕以湖相沉积环境为主,之后过渡海相沉积环境,该凹陷存在3烃源岩及3套储盖组合,其中下古新统月桂峰湖相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高,且其类型以Ⅱ型为主,生烃潜力良好,该区主力烃源岩;古新统储集层以砂岩为主,其中灵峰和月桂峰砂岩Ⅲ—Ⅳ类储层,明月峰砂岩Ⅲa—Ⅱb类储层,物性受凹陷内顶封型异常高压系统改造优化。断陷早期(扇)三角洲、滨湖、滨海砂体和上灵峰上部及明月峰下部浅海泥构成下储盖组合靠近主力烃源岩层,且异常高压系统增储滞排,因此储盖配置条件良好,勘探前景佳。预测凹陷内洼槽带生烃中心上方、灵峰潜山两侧及丽西次凹西斜坡优势成藏构造带是研究区内有利远景勘探区带,并识别划分出三大类共11个有利构造带。

  • 标签: 油气成藏条件 叠合断陷盆地 勘探方向 丽水—椒江凹陷
  • 简介: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储层300余块压汞样品、260余块铸体及100余块图像孔隙分析结果,参考前人关于碎屑岩储层特别是低渗透储层划分标准,文章将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分为4类4个亚类,4类即低渗透层(Ⅰ类)、特低渗透层(Ⅱ类)、超低渗透层(Ⅲ类)、致密层(Ⅳ类),其中特低渗透层和超低渗透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主要储层类型,故又根据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油层厚度常用划分标准将二者各细分为2个亚类。

  • 标签: 低渗透 储层 分类 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阿尔凹陷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窄相带及相变快沉积特征,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现象十分明显,渗透性砂体分布复杂,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难以确定,严重影响储量精确计算。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联合反演技术,对该凹陷储量上交区块渗透性砂体开展精细储层预测,搞清了渗透性砂体厚度变化规律及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达到了储量计算所需精度要求,计算探明储量提供了重要参数和依据。实际应用证明,采用联合反演技术预测渗透性砂体精度较高,可以满足油田储量计算需求。

  • 标签: 砂体 渗透性储层 拟声波反演 储层参数反演 阿尔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