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认识和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即明确高含水后期剩余油所在的空间位置、规模及其与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状况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及采收率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滩海地区埕海油田“海油陆采”开发现状,综合分析埕海油田剩余油平面、垂向分布特征,首次将埕海油田剩余油分布模式定义为“滩海模式”,并划分为难以效益开采型、水驱滞留型和水驱优势型,其中难以效益开采型分为特殊岩性型和深层油藏型;水驱滞留型分为井网难以控制型、层间差异型、单向受效型、局部微构造型、河道砂边部尖灭型、长水平段水平井动用不均型;水驱优势型分为沉积韵律控制型、夹层遮蔽型、底水稠油油藏水锥型、沉积相带控制型。研究认为,埕海油田剩余油平面上呈孤岛状或条带状,纵向上受非均质性及沉积韵律影响,为下一步剩余油挖掘和提高埕海油田采收率提供了支撑。

  • 标签: 埕海油田 剩余油 滩海模式 水驱滞留 难以开采 采收率
  • 简介:黄骅坳陷羊三木-孔店油田以水驱为主要开发方式,采出水经达标处理后回注开发层,用以补充地层能量。对注水开发区内2014—2017年的地下水饮用水层进行连续监测,以《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采用单组分评价法和标准指数法对41个监测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注水区地下水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原生地质环境,个别组分在2个监测年份中有不同方向的小幅变化,变化范围在当地地下水的背景值范围内,地下水饮用水层受油田注水污染尚不明显,对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或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影响较小。

  • 标签: 注水 地下水 饮用水层 监测 水驱采油
  • 简介:针对舍女寺油田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类型和油藏分布样式,结合构造成因、构造发育及沉积作用影响,对其开展地质构造参数与油气藏类型分析,认为孔二段早期受沧东断裂的影响,断裂系统以北东方向为主,是沟通油源的通道,后期受孔店构造带活动、孔西断层影响发育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系统,两期构造应力呈一定夹角,对油藏起到封堵的作用,同时根据断层封闭性论证油藏的含油性,开展已开发区块断裂特征对油藏的主要控制作用分析,认为油藏主要聚集在以反向断块为主、断距大于40m以上的断块中。该研究为舍女寺油田下一步勘探和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断裂系统 构造应力 封堵 断层封闭性 构造样式 地堑
  • 简介:水平井着陆点控制过程中,地层倾角对斜深校直后的地层厚度影响较大,既影响标志层的选取,也影响着陆点垂深预测的精准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视垂厚度对比模式为核心,建立了大庆油田水平井着陆点控制方法,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实钻井的视垂厚度对比模式,地层真实还原后与邻井对比,进行标志层的准确选取并计算出最接近地层真实构造的倾角;通过地层倾角选择合适的预测公式,逐步推算着陆点的垂深;结合随钻录井资料及时判断轨迹着陆,弥补测井曲线的盲区。2017年上半年经过大庆油田36口水平井的实际应用检验可知,该项技术的作用显著,平均入靶成功率达到了97.2%。

  • 标签: 水平井 着陆点 地层倾角 视垂厚度 垂深
  • 简介: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了水平缝的形成。结果表明,当浅层油藏垂向主地应力最小时,压裂产生水平缝,深层油藏压裂则更容易产生垂直缝;压后产量增加明显、微地震直接显示水平缝特征,以及生产中不存在二次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窜层返排,均验证了七里村油田浅层压裂产生水平缝;通过将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微地震检测等结果与压裂前后产量变化、现场施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能够判断并监测水平缝。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同类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监测。

  • 标签: 压裂水平缝 监测 计算 实验 微地震 压裂液返排
  • 简介:羊二庄油田目前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原有储集层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油藏精细化开发和剩余油挖潜的需求。为此,通过对羊二庄油田曲流河、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特征、注水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提出不同级别河流储集层构型特征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模式。七级构型控制的河道叠置、河道边缘砂体尖灭都会形成局部的剩余油富集;八级构型单元内的砂体韵律特征、废弃河道遮挡注水等也会控制剩余油的分布;九级构型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主要是点坝内部侧积界面和心滩内部落淤层的影响,形成三级构型控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不同类型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

  • 标签: 曲流河储集层 辫状河储集层 构型 水驱开发效果 剩余油分布
  • 简介:为方便其它行业参照与理解,从某油田作业区实际出发,分析了油田井下作业部施工现场用电的实物现状和技术现状,阐述了智能防漏电保护系统在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现场应用中发挥的良好效果。

  • 标签: 油田作业区 野外施工用电 智能防漏电 安全保护系统
  • 简介:渤海油田X区块为半背斜层状油气藏,目的层为河流相沉积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采用同一水平段钻穿多层砂体联合开发的方式,导致水平段钻遇泥岩的情况不可避免。长期以来X区块水平段钻遇的大段泥岩给钻井施工带来困难,造成调整缺乏方向性,储集层钻遇率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X区块Ⅰ期已钻13口井钻探资料分析归纳每口井着陆、完钻特点,应用地质模型和预测公式,对Ⅱ期开发井着陆、完钻位置给出建议。该研究成果在X区块水平井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储集层钻遇率,为应用水平井开发层状构造油气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半背斜层状油气藏 水平段 着陆 完钻 储集层钻遇率
  • 简介:目前细分注水界限以油藏地质静态参数为主,已不能满足特高含水后期油藏细分注水的要求。综合考虑油藏动静态因素对细分注水的影响,建立特高含水后期细分注水级段数优化模型。研究表明,3级4段为最优层段分级策略,且段内剩余油饱和度级差应控制在1.2以内。将饱和度级差划分为1.00~1.05,1.05~1.10,1.10~1.15,1.15~1.20共4个范围,建立3种不同的模型,分别优化了段内渗透率级差、小层个数和砂岩厚度界限,并对界限标准进行了公式回归。结果表明,层间剩余油饱和度级差越大,细分注水界限标准越苛刻。该研究结果为胜利油田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细分注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细分注水 技术界限 剩余油饱和度差异 特高含水后期 胜利油田
  • 简介:由于稠油油藏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研究很少,目前并没有被广泛认可的产量劈分方法。针对常规地层因数劈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其适用性对分析结果精度和可信度的影响,以产液剖面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找出影响单层产出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多参数的产量劈分方程以提高劈分结果精度。在辽河油田D29块稠油油藏多层合采蒸汽吞吐的产量劈分过程中,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符合度较高,表明应用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解决稠油油藏多层合采的产量劈分问题。

  • 标签: 产量劈分 蒸汽吞吐 数据挖掘 稠油油藏 多层合采
  • 简介: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地下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稳产难度加大。为解决老油田剩余油开发难问题,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二区六断块为研究对象,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为理论指导,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详细描述了该区块高含水率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根据剩余油分布类型,综合运用渗流力学、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开发层系重组、注采井网重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开展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研究,提出了在井况差、井网稀疏的部位,通过加密调整动用剩余储量;重塑注采井网,挖掘低渗透带及砂体边部的剩余油,通过改善注水剖面,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深化长停井潜力研究,恢复利用停产井,通过转注、恢复注水、大修等进行注采井网的完善等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通过针对性实施,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增加可采储量,提高最终采收率,进而实现了断块产量保持稳定。

  • 标签: 剩余油 精细地质研究 开发层系 注采井网 采收率
  • 简介:为阐明砂砾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微观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在325块分析样品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针对砂砾岩大颗粒的大铸体薄片分析、核磁共振复杂孔隙结构表征及CT三维立体孔隙空间扫描等技术,研究水驱/聚驱条件下砂砾岩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比较明显。水驱时含油饱和度在50%~100%所占频率下降快,优先被动用;②聚驱中后期,聚合物堵塞了部分水驱阶段形成的水流优势通道,形成活塞式的驱动导致含油饱和度在37.5%~50.0%被大量动用。聚驱后剩余油以孤立状分布为主,局部存在连片状;③不同孔隙结构模态在水驱/聚驱剩余油中差异较大。单模态、双模态岩心驱油效率较高,其中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为9.30%~18.38%。单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较高,而双模态和复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相当。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以双模态岩心最高,单模态次之。单模态和双模态岩心注入聚合物后,含水率下降可达20%。

  • 标签: 复模态 砂砾岩 聚合物驱替 剩余油 冲积扇 克拉玛依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