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79年第64届AAPG年会主会场悬挂着这样两条大标语:"用老思路在新区可以找到石油,用老思路在老区就找不到石油,在老区要用新思路才能找到石油”;"石油首先是在地质家的头脑里被发现,然后才在野外被发现”.这些话对于较老的一代地质家并不陌生,但要在油气勘探中真正实现这两句话的真谛却不容易.渤海海域自1965年开始油气勘探,但在1995年以前的30年里,除了发现SZ36-1下第三系大油田外,没有第二个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的油田发现.1995年,QHD32-6大油田的发现,揭开了上第三系油气发现的序幕,截止2000年底,在这一领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石油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的油田,它们是NB35-2、PL19-3、BZ25-1、CFD11-1、CFD12-1、BZ29-4、PL25-6、PL9-1、LD27-2.这批油田除PL25-6地质储量小于1亿t外,其它油田地质储量都超过1亿t,最大的超过5亿t,各级地质储量总计已超过20亿t.
简介:为准确表征煤层复杂的地质力学效应,根据多重孔隙介质力学特征和多过程运移特点,来构建煤层气藏三孔双渗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基于所研发的全隐式有限体积数值模拟器,进一步研究地质力学效应对孔渗参数和煤层气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应力效应与基质收缩作用均可影响裂缝渗透率,且作用方向相反:有效应力效应的作用强度在开发初期大于基质收缩作用,但在后期发生逆转,导致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值甚至可达初始值的数倍;随着煤岩杨氏模量增大,有效应力效应减弱,煤层气日产量增大,产气高峰出现时机提前,随着Langmuir体应变量增大,基质收缩作用增强,同样煤层气日产量增大,产气高峰出现时机提前。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刻画煤层复杂流固耦合作用,这对煤层气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石油化工企业危险物质的泄漏扩散往往导致重大的火灾爆炸事故,利用气体扩散模型计算泄漏物料的可能范围,对指导人员逃生,保护重要设备,规范厂区布局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常用于气体扩散的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及工程适用范围。借助于目前广泛应用的ALOHA、DNV—PHAST、FLUENT软件,针对DEGADIS、UDM及CFD模型的具体应用,分别从气云密度、扩散环境、风速方面进行模拟结果的对比,指出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确度,但由于经典模型计算简便,结果直观,耗时较少的特点,往往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最后提出了气体扩散模型需要开展的若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