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缺和使用石化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许多国家开发和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然而生物柴油的储存寿命、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性、腐蚀性和低温流动性等使用性能差,限制了其使用发展。本文综述了生产生物柴油的各种原料油和不同品种B100甲基酯(FAME)产品组成分析可用抗氧剂来改善B100生物柴油和调合生物柴油的储存寿命、氧化安定性。重点介绍了天然和合成抗氧剂对改善单一原料油和混合原料油基B100生物柴油及调合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开发原料油和环境友好型酯化工艺之际,特别要开发研究生物柴油的多功能复合添加剂配方。
简介:针对裂缝性油藏调剖堵水成功率低、堵剂在地层中漏失严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在地面常温条件下进行一次交联成为可流动凝胶,注入地层后进行二次交联形成强凝胶的聚合物堵剂。通过组分用量的筛选,得到了最佳配方:聚合物HPAM(相对分子质量25×10^6,水解度25%)8000mg/L+有机铬100mg/L+间苯二酚100mg/L+乌洛托品2000mg/L+固定剂200mg/L。该配方在70℃下二次交联后凝胶强度可达到H级。将该配方堵剂1.0PV注入人造岩心中,在70℃下候凝72h后的突破压力梯度为37.39MPa/m,提高采收率4.7%-8.2%。
简介:歧北斜坡油气富集,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对构造演化、生排烃期次及流体包裹钵特征分析以及构造发育史的恢复,对大港滨海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戎藏期次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具有两期构造运动充注、差异聚集、两期成藏的特点,油气成藏期次特征为埋藏较浅构造的高部位为一期成藏(晚期),埋藏较深构造低部位为两期成藏(早期和晚期)。油气充注形式存在两种类型:即连续型(单峰)多次充注一期成藏、非连续型(双峰)多次充注两期成藏,以晚期成藏为主。不同期次的包裹体其均一化温度、产出特征及成因特征不同:一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沿石英次生加大边内侧呈带状分布。或沿加大边早期的裂缝呈带状分布;二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碎届及次生加大边外侧和晚期的裂缝中,多呈带状分布。
简介:威斯康星大学由詹姆斯一迪梅希奇JamesDumesic)博士带领的研究人员于2012年6月6日宣布,开发出从生物质生产乙酰丙酸和GVL的另一途径,使用γ-戊内酯(GVL)作为溶剂,使用双相反应系统,可用于纤维素解构,生产乙酰丙酸和蚁酸,它们可再转化为生物燃料。他们的研究论文已发表在RSC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中。该双相系统操作在428K下,可使乙酰丙酸和蚁酸达到高产率(为70%),并致使纤维素完全溶解。GVL溶剂可抽提大部分乙酰丙酸(〉75%),乙酰丙酸随后可藉助于碳负载的钌锡(Ru-Sn)催化剂转化为GVL。用于纤维素转化的这种方法无需从溶剂中分离最终产品,因为GVL产品就是溶剂。此外,这种方法避免了固体胡敏素物种在纤维素解构反应器中的沉积,使这些物种可被收集,并可供其他加工方案使用。
简介:录井、测井解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录井是通过实物比较直接地观察地层,获取储集层油气等地质信息。测井是对岩石物理特征的测量,通过数据间接地反演推测地层油气等地质特征。二者所用的手段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受到的干扰因素不同,两者相互补充则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生轻质油藏,录井解释采用气测组分比值图板对测井解释进行补充与验证;次生中质-重质稠油油气藏,测井响应特征明显,录井解释可用荧光级别定性解释。对低电阻率油藏,录井用荧光级别定性解释,气测湿度比Wh辅助判断,并辅以测井物性解释。气藏可采用测井资料进行解释,再用录井气测数据加以验证。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录井、测井信息,参考油田及地层解释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出近乎正确的结论。结合测井数据,各取所长,对测井、录井油气解释互补性做了定性探讨。并以SD油田为例,结合试油结论进行了实践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