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识别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生态风险源(气候变化、沟渠建设、农业非点源污染、湿地旅游活动的开展)与风险受体(植物群落退化演替、生物多样性下降、固碳水平降低),发现风险源主要来自于湿地系统外部,而风险受体则依存于单一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解决尺度矛盾问题,提出尺度上推(将风险受体扩展到区域或流域上,以匹配风险源的空间尺度)与尺度下推(将风险源尺度缩小到局地甚至点上,通过实验设置,模拟风险源发生水平,以匹配风险受体的空间尺度)两种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江平原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案和流程的合理构建过程,包括风险源空间化方案(气候变化情景降尺度、沟渠密度制图、农业非点源输出模拟和湿地旅游活动强度的缓冲区表达等)、表征生态系统内在属性的生态资产指数和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风险值表征问题。
简介:分析了深度不确定性内涵及其特点,包括情景不确定、决策后果不确定和决策方案不确定,指出了传统洪涝风险决策方法过于依赖于气候变化预测结果,未能充分考虑深度不确定性及提供稳健决策。给出了国际上处理深度不确定性的稳健决策方法理论基础,并介绍了被广泛应用于洪涝风险领域的鲁棒决策、信息差距及适应对策路径3种稳健决策方法。对比分析发现,鲁棒决策法有完备的适应措施定量评估体系但计算量大且不易理解;信息差距法可解决不能以概率表式的不确定性问题,而未考虑适应对策的失效情景;适应对策路径法提供可视化的决策路径,未能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提出未来可综合鲁棒决策和适应对策路径优点,为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洪涝灾害风险、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提供参考。
简介:乡镇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防御和应对气象灾害中最基础的一环,对基层灾害风险管理和灾害防御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然而,乡镇行政单元往往空间区域较小,风险空间差异的反映需要有高精度的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数据来支撑,而现阶段较为匮乏。为此,本研究拟通过阈值筛选、权重赋值及空间插值等地学统计方法,尝试建立一套在当前数据条件基础上,大致正确反映乡镇级别气象灾害风险空间格局的方法,并以浙江省永嘉县为例,对台风、暴雨、雷电、低温灾害进行了乡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期为各部门切实进行不同灾种的灾害防备和增强基层群众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根据冀北地区2012—2015年输电线路雷击灾害资料及1981—2015年雷暴日数,结合冀北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特征,选取雷击灾害频度、雷暴日数、生命易损模数和经济易损模数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分布,建立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模型,形成冀北地区输电线雷击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极高风险区有崇礼、丰宁、承德县、青龙、迁安、遵化、迁西、丰润和香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张家口中部和南部、承德北部和东部、唐山中部和廊坊中部,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应为输电线路雷击风险重点防护地区;中风险区主要位于张家口北部和西部、承德中部和东南部、唐山东部、秦皇岛中部、廊坊北部和南部;低风险区主要位于玉田、曹妃甸、滦南、乐亭和永清。
简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且大大加剧了人群致死的风险。基于3个研究地区(南京、广州和重庆)1951—201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和2007—2013年逐日死亡数据,首先设计了热浪强度指数来量化热浪特征;其次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构建高温热浪灾害下人群的脆弱性模型;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模拟随机高温热浪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概率风险评估与高温热浪生命保险费率的厘定。研究发现:老年人的高温热浪死亡风险与对应的费率水平是年轻人的9~28倍;其中,高温热浪费率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反比,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费率水平较低。该研究成果为指数生命/健康保险产品的研发,为政府采取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公众健康风险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简介:以国内外各盆地的碳酸盐岩台地实例为出发点,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将碳酸盐岩台地分为镶边大陆架型、陆架内台地和孤立台地。前者的碳酸盐一般沉积在台地边缘,后者台地向海一侧可以过渡到碳酸盐岩海相沉积,被动大陆边缘的孤立台地,碳酸盐岩台地相一般发育在碎屑岩、蒸发岩以及底部浅滩火山之上。另外,碳酸盐台地的形成受多种构造因素控制,而拉伸作用形成下的台地又可以根据运动学分为基底断块台地、旋转断块台地、生长断块台地。另外,小克拉通构造活动以及古地形地貌对于台地的发育也有重要的影响。源储组合可以分为常规组合、侧变型组合、顶生型组合、自生、自储、自盖型组合等。
简介:以银川盆地断裂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几何学特征与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并且进一步结合各层系地层的展布特征探讨了断层活动对银川盆地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银川盆地发育新生代与中生代两大断裂体系在平面与剖面上均存在多种组合形态;晚侏罗世时期,贺兰山东麓断层发生自东向西挤压逆冲,断层上盘遭受不均衡剥蚀,致使中—古生界现今呈现西薄东厚的特征;渐新世时期,贺兰山东麓断层反转为正断层,黄河断层开始活动,整个新生代二者活动强度大,控制了银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其不同区段活动性的差异导致盆地南北沉降中心发育位置的不同;银川断层与芦花台断层的活动强度相对较弱,二者控制了盆地内部中央构造带的形成。
简介: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等资料,对2016年8月24日夜间关中地区出现的强对流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副高异常强盛,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副高内部的暖湿气流交汇是造成这次强对流暴雨的主要背景条件;(2)造成这次强对流暴雨的水汽来源主要是本地水汽的聚积和辐合,整个过程大气处于对流性不稳定状态,锋面过境是该次过程的抬升触发机制;(3)对流不稳定、中等强度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合适的对流抑制能量更有利于高降水效率和强降水的形成;(4)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的过程中,尺度明显增大,并配合有利的对流条件,发展为MCC且维持时间较久,从而造成区域性强对流暴雨。
简介:构建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是实现碳排放管理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在对我国当前已实施碳排放管理标准的梳理基础上,确定了将碳排放管理标准按照标准性质、应用主体和全生命周期阶段3种分类方法,选择三维坐标系为体系框架建立方法,以每种分类方法为坐标,建立我国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当前我国碳排放管理相关标准缺失较多,将标准体系框架进行填充后,共列举出44类下阶段需完善的标准项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结合不同行业和部门排放特征制定不同类型的标准,根据标准目的分类衔接国际相关标准,以及结合碳排放控制工作部署分步骤开展的原则,并提出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相关建议。
简介:作为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海底水道的沉积构型样式复杂多变,其控制因素目前尚无定论,这大大增加了相关油气藏的钻探风险和开发难度。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区为例,以近海底高频地震信息为原型,揭示了海底水道体系的外部形态样式和内部结构样式,探究了水道体系与复合水道形态特征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海底水道体系沉积构型控制因素。研究认为:(1)水道体系可分为限制性、半限制性和非限制性3个大类,限制性水道体系的边界为一明显的大型下切谷界面(或峡谷),半限制性水道体系的边界也发育明显的大型下切谷,但其界面两侧发育大型天然堤沉积,非限制性水道体系则不发育大型下切谷,其中每个大类又可依据其内部复合水道的类型,细分为2个小类(下切式和包络式)。(2)水道体系内部复合水道间存在垂向和侧向2种类型的叠置,前者可细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和切叠式3类,后者则包括叠合式和分离式2类。(3)地形坡度与水道体系类型和规模具有一定的耦合与关联,在类似油藏规模的局部沉积体内部,陡坡段(坡度大于1°)主要发育限制性水道体系,缓坡段(坡度0.5°~1°)主要发育半限制性水道体系,平坦段(坡度小于0.5°)主要发育非限制性水道体系;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大,水道体系的宽度减小、深度增加、宽深比减小,即向“窄深型”形态发展。该项研究不仅对深水沉积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高效开发海底水道油气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