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巴肯页岩油藏的生产井主要存在3种类型的产量变化趋势。其每一种递减曲线特征对于确定巴肯页岩油藏的产量变化趋势尤其是Ⅰ型和Ⅱ型产量变化趋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总共146口生产井的生产历史中,有51%的井表现出Ⅰ型产量变化趋势。具有Ⅰ型产量变化趋势的油井所占比例很高,这真实地反映了巴肯页岩油藏的主要生产特征,这一点将在文中重点论述。具有Ⅰ型产量变化趋势的油井的生产特征是: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并有天然气逸出。这些特征AKGOR与时间的关系图上可以看出。对油藏压力降到泡点压力以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而且确定了溶解气驱是主要的驱动机理。此外,在产量与时间的双对数坐标图上观察到了到2个线性流阶段。具有Ⅱ型产量变化趋势的油井的生产特征是:产量主要来自于基质,在生产过程中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原油始终以单相流动,GOR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在巴肯页岩油藏中,具有Ⅱ型产量变化趋势的油井表现出单线性流态,在产量与时间的双对数坐标图上表现为一个1/2斜率的直线。具有Ⅲ型产量变化趋势的油井,其生产数据点一般比较分散,很难对其生产特征进行规律性的分析总结。本文还介绍了计算原始石油地质储量(OOIP)、裂缝间基质泄油面积(Acm)的方法。
简介:致密(微达西)油层生产井的动态预测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地质复杂性(天然裂缝的存在与否和不同岩性层的作用)、完井和裂缝形态的复杂性(长水平井眼中的多组横向或纵向裂缝)以及两相流动都构成了简单动态预测的障碍。为了了解油藏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我们论证了各种分析和数值方法的作用。这些方法包括:(a)常规的递减曲线分析(Arps1945);(b)Volko的拉伸指数(SE)方法(Volko2009);(c)11k等(2008,2010)的幂律指数(PLE)方法;(d)可确定增产处理储层体积(SRV)的产量瞬时分析(RTA)和瞬时产能指数(PI)分析;(e)为了解观测到的流动状态而进行的数值模拟研究。在对致密油藏的短期或长期生产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和预测时,利用真实的和模拟的数据论证了综合使用分析和数值方法的好处。通过使用一整套分析方法,就可以做到对天然裂缝的识别、对增产处理储层体积的量化以及对未来动态预测可靠性的评价。
简介:非常规低渗(致密)轻质油油藏日已成为北美一种重要的油藏类型。和非常规气藏一样,这类低渗油藏的特征也复杂多变,从而导致油井显示出不同的生产动态特征。非常规轻质油油藏所用的钻完井方法也有别于常规油藏。我们建议借鉴非常规气藏分类方法(即基于储层/流体性质的分类方法)对非常规轻质油油藏进行分类,因为,迄今为止,在西加拿大不同的非常规轻质油油区所观察到的储层和生产特征明显不同。我们建议将这类油藏统称为“非常规轻质油”油藏,以区别于非常规重质油(高粘)油藏。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下列非常规轻质油油藏类别,可用作勘探开发实用指南:1.“光环油藏”——源岩与储层不同层且基质渗透率相对较高(〉0.1md)的轻质油油藏。这类油藏达不到常规油藏的岩石物性下限和产层标准,储层岩性可以是碎屑岩或碳酸盐岩。2.“致密油藏”——源岩与储层不同层且基质渗透率低(〈O.1md)的轻质油油藏。这类油藏与致密气藏类似,储层岩性可以是碎屑岩或碳酸盐岩。3.“页岩油藏”——源岩与储层同层且基质渗透率极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轻质油油藏。页岩油藏与页岩气藏类似。这三种非常规轻质油油藏都需要现代化完井方法(如水平井)和增产方法(水力压裂)方可实现商业化开采。此外,这三种油藏及对应气藏之间的差异与流体高压物性之间的差异并无紧密关系。文中,我们利用现代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西加拿大三种非常规轻质油油藏的生产特征差异,并推断出每种油藏生产动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出我们所料,油藏类型和完井方法不同,生产动态特征差异很大。
简介:本文选取华北地震区作为研究区域,尝试利用空间光滑活动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网格,依据地震构造和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建立地震构造模型,确定构造区特征参数(b值、M0、Mu、断层方位角及M—L关系等)。采用考虑了地震构造背景的椭圆光滑过程的地震活动参数模型,计算各网格点的地震发生率。并利用网格源的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价方法,由不同输入地震目录通过综合加权得到该区域50年超越概率10%的加速度峰值区划结果。该方法充分体现了地震活动的空间非均一性,尤其适用于发震构造不甚清晰的中强地震可能造成的地震危险性,避免了常规潜在震源区的划分。且评价方法简单快捷,为地震区划以及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简介:利用1960—2009年辽宁5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性暴雪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区域性暴雪主要出现在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15日,2月为最多月。近50a区域性暴雪过程次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9、5a和3a的周期变化;9a的周期变化信号一直存在,但强度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增强,70—80年代最强;5a的周期变化信号自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强度在70年代中期开始增强;3a的变化信号一直存在,强度在70年代中期、80年代最强。区域性暴雪过程次数和暴雪总量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空间分布有3个中心,分别为:沈阳—抚顺—本溪一带、鞍山附近和丹东凤城地区。辽宁区域性暴雪落区主要有4种分布,分别为中东部暴雪型、东部暴雪型、南部暴雪型和西部暴雪型。
简介:在介绍北疆沿国境线1∶25万区调修测项目阶段性成果基础上,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获得的地质事实与进展,结合区域性路线地质考查资料,对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部阿尔曼太(扎河坝)蛇绿构造混杂带和准西部玛依勒山蛇绿岩带成因和构造背景提出新认识,初步认为阿尔曼太(扎河坝)蛇绿构造混杂带是华力西—印支期由南向北高角度逆冲推覆断裂铲起了早古生代(额尔其斯-卡拉麦里断裂间)增生杂岩楔(蛇绿岩块)推覆构造带;玛依勒山蛇绿岩带是具准洋壳特征的超基性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硅质岩组合地层体,弱变形面状的分布,不具板块构造界线属性,表明其可能为哈萨克板块东南部陆缘裂谷中产物。
简介: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的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连阴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区域连阴降水持续日数有比较明显的年际变化,2008年连阴降水持续日数远远超过历史同期;合成分析的结果显示,连阴降水较强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同时有阻塞高压存在,但阻塞高压所起的作用对于南方各省连阴降水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冬季1月10日至2月2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频繁发生有利于湖北大部和江西、安徽局部连阴降水的增多,而不利于贵州北部的连阴降水发生;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湖北南部和安徽西部一些地区连阴降水的发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贵州大部和湖北西部连阴降水的偏多。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这段时间7省1市冬季的异常降水中,关键区阻塞高压所起的作用很复杂。贵州、江西地区异于常年的降水,可能与阻塞高压和其它天气系统的异常配置有关。
简介:在北美,低渗透油藏(致密油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油藏类型。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井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得绝对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气藏和绝对渗透率在纳达西级的气藏也获得了商业产量。对于应用压裂水平井开采的超低渗透油藏,其产能定量分析技术还很不成熟。影响这类油藏产能定量分析技术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复杂的油藏动态(如双孔介质效应、多层流动、多相流和非静态的绝对渗透率等)和因流体通过多条裂缝同时流入水平井筒而造成的复杂流动形态。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解析模型而且还在开发新的解析模型,用来模拟与这些复杂因素有关的井动态,但是以获取油藏特征和水力裂缝特征为目的的致密油藏系统产能分析方法还未见有文献报道。本文对传统的产量不稳定分析技术(流态分析、典型曲线方法和模拟方法)在致密油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欠饱和(高于泡点压力)的单相流黑油油藏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文中分析了单孔介质油藏中的多段压裂水平井模拟实例和双孔油藏中非稳态流的裸眼水平井模拟实例。在所有的模拟实例中,我们提出的综合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对水力裂缝和油藏特征(模拟器输入参数)都有合理的估算。本文还介绍了加拿大西部PembinaCardium油田低渗透油藏中一口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实例研究。最后,介绍了一种利用流态分析获得的参数来预测单孔和双孔介质油藏中的水平井产量的简单方法。
简介:应用洛伦兹曲线计算油藏渗透率变异系数、储层厚度变异系数及孔隙度变异系数,将三者加权得到评价油藏非均质程度的综合指标。结合锦612稠油油藏地质开发特征,建立相同非均质程度不同物性分布规律的油藏模型;通过反解洛伦兹曲线的方法建立不同非均质程度的油藏模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油藏非均质程度对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藏非均质程度越强,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越差;相同油藏非均质程度下,油藏物性的分布规律对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有显著影响。当在水平井沿程方向油藏物性呈单调变化时,水平井的蒸汽吞吐效果最差;当水平井跟端落在前缘薄层砂相带,并依次穿过水下分流河道相带及水下分流间相带时,其蒸汽吞吐效果最好。